登陸太陽有可能成為現實嗎?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想法,因為普通人可能從來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相信大多數科學家都想過……
雖然事實證明太陽大氣(日冕)的溫度很高,這也阻止了任何外來物體的靠近。但根據觀測數據表明,越往太陽內部溫度是越低的,這使得科學家們不得不開始懷疑,太陽內部是什么樣子的?
是否溫度可以低至適合人類生存?
是否擁有陸地?
……
這一系列問題讓無數天體物理學家為之好奇,并試圖更深層次的探索太陽。
自古以來太陽就是人類的信仰,但人們對它的了解卻少之又少,從而誕生了不計其數關于太陽的傳說……
正是由于它這種異常神秘的特點,導致更多的人想要對它一探究竟。
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發射了不少的太陽探測器,如:太陽神號,尤利西斯號等……
但由于日冕溫度過高,這些探測器根本無法近距離的接觸太陽,這就導致一些科學研究始終停滯不前。
太陽仍舊是極為神秘的存在。
2018年8月12日,晚,伴隨著一聲巨響,在“德爾塔”火箭的強大推力下,肩負著登陸太陽任務的“帕克號”探測器緩緩升起,由此開始踏上了偉大的征程!
讓國人感到自豪的是,此探測器的軌道設計者就是出自我國華裔女科學家“郭燕萍”之手,我們應該記住這個名字。
但在計劃初期她卻遇到了相當棘手的問題,由于太陽引力太大,如果探測器飛行速度過慢,它很有可能在接近太陽時被其引力所俘獲,導致墜毀。
她經過夜以繼日的不斷研究和分析,終于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
那就是通過大橢圓軌道持續飛掠金星,利用金星引力的彈弓效應就能避免其墜入太陽。
2018年11月1日,帕克號探測器完成了首次飛掠太陽的任務,從太陽大氣最外圍的日冕層穿越而過,距離其近日點表面僅有2480萬公里。
如此近的距離,溫度已經達到了幾千攝氏度!
那么“帕克號”是如何抵御這如此之高的溫度呢?
原來,在帕克號上有一個表面由白色陶瓷涂層所構成的熱防護系統,它能夠反射來自太陽的絕大部分熱量。
在抵御日冕高溫的同時,它還以高達200公里/秒的速度飛行,它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
再此期間它還拍下一張著名的照片,在這張圖上日冕流線清晰可見,而下方那個亮點正是水星。
在接下的7年里,它將利用引力彈弓效應逐漸向太陽靠近,對太陽進行另外23次的飛掠,最終“登陸太陽”。
其實,在帕克號之前,人類就已經有探測器“登陸”過太陽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它的登陸嚴格意義上來講還不能稱之為登陸,或許用“墜落”更貼切一點。
正是“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墜落,讓科學家們有了驚奇的發現;原來太陽表面的溫度是越往內部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