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聞軟件。
置頂新聞赫然是:“玄國外星文明研究中心宣布,3D生物打印技術已經研發成功。3D打印是打印工業產品,3D生物打印技術則是打印人體的骨骼、耳朵、鼻子、肝臟、腎、心臟等器官。
根據負責這個項目的秦國偉院士透露,這項技術早就有科學家在研究,其難點,在于精確控制細胞的分化,并且精確的將已分化的細胞人為的排列起來。
而這項技術現在能取得成功,得益于主播張偉傳送到藍星上的基因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和量子計算機技術。
現在,如果有病人需要進行器官移植,只需要提取病人的體細胞,就可以獲得病人的基因信息,然后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快速培育出病人所需要的器官,比如心臟、腎臟。由于器官是用自己的細胞培育出來的,完全沒有排異反應。
秦國偉院士還透露,3D生物打印技術,現在只能打印出心臟、腎臟等一些器官,接下來,他會率領團隊繼續攻克難關,目標是能培育出手、腳等更多身體組織,讓肢體殘疾的病人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牛批啊!”
陸青山臉上露出了笑意,雖然說,3D生物打印技術的成功,跟他傳送到藍星上的技術有關系,但,這主要還是藍星上的科學家自己研究出來的!
“看來,人類消化了我傳送到藍星上的那些技術后,已經開始進入科技爆發的階段了,這是一個好現象。作為獎勵,等直播完卡恩文明和摩迪爾人文明,我再挑些技術傳送到藍星上。”
陸青山暗暗想到。
繼續看新聞。
“人體休眠服務受到追捧,已經有超過二十萬人進行了休眠,絕大部分是壽命無多的老年人,他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自己從休眠中醒來的那天,人類已經掌握了成熟的延壽技術。”
“納米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垃圾處理行業,垃圾污染將得到徹底解決。”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失業率進一步提升,大量失業人士接受國家的安排,正在通過網絡接受再教育。”
又看了一會兒新聞,陸青山收起手機,打開了直播間,微笑著跟直播間的觀眾打招呼:“大家好,摩迪爾文明早就將所有卡恩人擄掠到飛船上了,他們還在這里停留,是為了補充能源、材料等物資。所以,今天的直播內容,是帶大家去見識一下摩迪爾文明是如何采集資源的。”
說完,陸青山便意念一動,身體緩緩漂浮起來,穿過空間漣漪,來到機甲駕駛室,駕駛機甲穿越空間,來到了太空中。
在他前方,是一艘直徑超過十公里的球形飛船,更遠處,是一顆和木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此時,有一艘艘飛行器從球形飛船上飛出,飛到氣態行星表面,伸出巨大的吸口,抽取大氣。
陸青山解釋道:“這艘球形飛船是摩迪爾文明的物資艦,而那個氣態行星的大氣中擁有大量氦3,那些飛行器的作用,是提取氣態行星的大氣,然后進行深加工,分離出氦3,再運輸到物資艦上。”
【木星的大氣中應該也有氦3吧?】
【木星上的氦3很多,只是木星的引力太大,想要去木星上采集氦-3,比在月球上給采集氦-3難多了,而且,木星離我們太遠了。】
直播間的觀眾,熱鬧的討論著。
而此時,陸青山卻聽到了空間機甲的提示音:“主人,有一艘飛船通過空間跳躍的方式,出現在三千兩百萬公里的地方。”
(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