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扎米文明誕生于仙女座星系的扎米星,那是一顆非常漂亮的行星,也是一顆很特殊的行星,星球上的植物都是粉紅色的。”
【我沒聽錯吧?粉紅色的植物?】
直播間的觀眾,都一臉疑惑,懷疑自己聽錯了。
不過,現在的直播間,匯聚了各個領域的大佬,很快就有人在彈幕上說道:“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植物的顏色,跟恒星的光譜有關。藍星上的植物是綠色的,是因為綠色的顏色,可以讓植物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陽的能量。如果在另一個恒星系,恒星的光譜跟太陽不同,按照進化論,為了最大限度的接收恒星的能量,植物就會進化出別的顏色,紅色,藍紫色,等等,都有可能。”
另一邊,賽婭繼續說道:“不過,對于我們扎米人來說,扎米星上的生存環境卻有些惡劣,火山爆發、地震、龍卷風等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絕大多數的水資源集中在南北兩極,所以,我們扎米人一直在渴望過上舒適的生活,這種思想觀念,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意識形態。
于是,當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科技的發展方向就偏向于娛樂和享受,尤其是當沉浸式虛擬游戲出現后,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
科研力量不斷投入這個領域,沒過多久,就研究出了比沉浸式虛擬游戲更先進的虛擬世界,可以將意識和記憶數據化,上傳到虛擬世界中。
我們沉迷其中,每天的時間,除了工作、日常社交,就是玩玩游戲,這種悠閑舒適的日子,讓大家都覺得很幸福。
就這樣,五十萬年過去了,我們一直過著悠閑自得的日子,科技卻沒有太大的進展,沒有掌握可控核聚變這項關鍵性的技術,甚至,我們還把星球上的化石資源用完了。不過沒關系,我們的太陽能技術很先進,還往太空中發射了太空鏡群,將太陽光反射到星球上。這些太陽能,再加上水力發電和風力發電,已經足夠我們使用了。
如果能一直這樣舒適的過下去,其實也不錯,但是,災難來臨了。
一位天文學家發現,有一顆直徑大約三十公里的小行星脫離了小行星帶,將在三個月之后,撞擊扎米星。
這個發現讓我們感到無比恐慌,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來阻止這次撞擊,我們也沒有能力在三個月內建造宇宙飛船,離開扎米星。
而一旦撞擊發生,后果是不堪想象的。科學家預測,一旦撞擊發生,第一輪沖擊波就會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緊接著,撞擊會引發一連串破壞性極大的地震,火山會猛烈爆發,海嘯會席卷一切,撞擊產生的濃煙和灰塵會遮蔽天空,有可能是幾天,也有可能是幾年。雖然有些生物能夠活下來,但絕不是身體脆弱的扎米人,對我們來說,一旦撞擊發生,就只有快死和慢死這兩個選擇。
我們開始后悔,我們怨恨那些先輩們,如果他們一直努力發展科技,我們面對這次危機時,就不會如此無力。
不過,后悔和怨恨是毫無意義的,那顆小行星不在乎這些。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求生計劃,扎米人的身體很脆弱,幾乎不可能在撞擊以及撞擊造成的惡劣環境中生存下來,但是,我們可以將意識和記憶注入機器人的身體內,擁有機器人的身體后,我們就能適應極端環境,有更大的概率活下來。
至于那些無法分配到機器人的,就把意識和記憶上傳到虛擬世界的服務器中,只要服務器沒有被摧毀,他們也算是活著。另外,我們還要建立一個基因庫,在將來重新培育扎米人。
這個求生計劃,很快就得到了所有扎米人的贊同。
于是,我們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了求生計劃中,在三個月內,生產了七千萬臺機器人,由人工智能隨機分配給了七千萬個扎米人,至于其余扎米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只能將自己的意識和記憶上傳到了虛擬世界的服務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