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所以你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圍繞這兩個主旨去寫,知道嗎?”陳昊說道。
“懂了,懂了,我們一定會照辦的。”溫子仁連忙點頭道,“寫完了,我們也會征求您的同意之后再說。”
“那就加油了!合作愉快!”陳昊舉杯道。
“合作愉快!”溫子仁和雷沃納爾碰杯笑道。
……
第二天,陳昊送別了寧昊回國。
電影拍完之后,寧昊在美國沒什么事情可做便決定先回國,搞定自己的劇本之后,準備年底或者明年開拍自己的第三部電影。
隨后,陳昊便來到了戴維斯幫忙聯系的剪輯室,開始《電鋸驚魂》的后期制作。
因為腦海里有完整版可以參考,加上這部B級片沒有太大難度,所以陳昊的剪輯速度很快。
陳昊制作完這部電影僅僅只花費了5天的時間,而這時是2002年8月25號。
《電鋸驚魂》剪輯完之后,陳昊便聯系了戴維斯。
而戴維斯在看過成片之后,很滿意,甚至有些驚喜。
這雖然只是一部投資120萬的B級片,但是并不僅僅只有血漿。
而是全程都保持了足夠的懸念,讓你不斷猜測到底誰才是豎據,直到最后謎題揭曉,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猜到。
這個結局堪稱驚喜,絕對會讓人大喊意外卻又暗呼絕妙。
以戴維斯多年的閱片經歷來看,《電鋸驚魂》比絕大部分的美國B級片高明多了。
所以,看完之后,戴維斯就聯系了哥倫比亞,商討電影的發行方案。
“呃,我可不可以先說下我的意見?”陳昊率先道。
戴維斯聞言點了點頭,哥倫比亞負責發行的人員見狀,自然不會反駁。
“第一點,我想要讓《電鋸驚魂》在萬圣節上映。”陳昊說道。
萬圣節是西方傳統節日,就是小孩子會裝扮成鬼怪來敲門,不給糖就搗蛋的節日。
因為與鬼怪有關,又有假日,由此很多電影公司都會將驚悚恐怖片放在萬圣節上映。
就想把愛情片放在情人節上映一樣。
前世《電鋸驚魂》的成功除了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殺人手法以外,更重要的也是發行公司異常高明的發行策略。
用同一個系列牢牢地統治住每年的同一個檔期,直至讓整個市場形成一種觀影慣性。
這種發行策略最為成功的案例應該是《指環王》系列,系列三部連續三年咬死同一個上映檔期,成功地打造出回首上一部展望下一部的慣性觀影群體。
相比之下《哈利波特》系列就火候欠佳,缺少系列全局統籌規劃的結果導致系列影片搖擺于暑期和圣誕檔期,好不容易定下暑期為大本營時,系列也已經行進至倒數第二部。
陳昊自然是準備讓《電鋸驚魂》系列統治萬圣節檔期,讓北美一到萬圣節就會想到《電鋸驚魂》。
甚至將觀看《電鋸驚魂》作為過萬圣節的節目之一,那樣《電鋸驚魂》想不成功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