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陳昊喊道,然后走到了吳壘身邊。
“導演,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嘛?”吳壘有些緊張的問道。
“表現的不錯,但是以你的能力應該能夠表現的更好。”陳昊笑道。
“是嘛?”吳壘聞言笑了,“那我該怎么做才能更好?”
都說拍戲有三大難題,小孩、動物和水!
動物是很難控制的,除非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否則它是根本理解不了你的意圖的,所以你得到的經常與自己想要的大相徑庭。
小孩同樣是不可控的,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兒童的思維,成人很難理解。
兒童思維是現場難以拍攝的原因,同時也是兒童角色創作的困難所在。
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遇到一個陌生人拽你走,你會是什么反應?
成年人給出最多的反應是喊救命!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成人思維套用在兒童身上。
有的給出的答案是喊媽媽,這就是轉入兒童視角了,因為害怕,所以下意識的喊媽媽!
最妙的答案是“我不認識你!”
他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也不知道意味著什么樣的危險,所以不會喊“救命!”
他的認知里,只有他認識的人才會拉他走。
而他的媽媽也告訴他千萬不能和不認識的人走。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以他有限的認知分析,問題出在“我不認識你!”
而他說這句話也在向陌生人透露信息,“我不認識你,所以我不能跟你走,所以你應該放我走!”
這當然很天真!
卻又真實無比!
與此同時,小孩子的情緒還很容易極端,稍有刺激就大哭個不停,如果你一味指責,很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心情,然后你這一個上下午就別想拍了。
所以,對待孩子,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你現在是個小大人,眉頭微皺是顯示你的糾結,但是作為能預測未來的人,而且你也適應了這種選擇困難癥,所以你應該有些習慣了。
你只需要微微皺眉,不需要太多的其他表情,同時糾結的時間長一點,顯示你正在猶豫,以及預測未來!”
吳壘聞言點了點頭,“我懂了,導演!”
“好,那就再準備一下,馬上開拍!”陳昊道,
“好的,導演,看我的的吧!”吳壘笑道。
五分鐘后,拍攝繼續,吳壘看著滿桌子的食物,無法抉擇,眉頭一皺,隨后看向了一個蛋糕,停頓了幾秒,隨即又轉向了面包。
再次停頓了幾秒,糾結的吳壘便轉身離開!
“好,過了!”陳昊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