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陳昊還擔心周潤法在表現幽默、俏皮的時候會用力過猛,顯得浮夸,但是周潤法拿捏的很到位。
這的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些逗比的科學家!
“好,過了!”陳昊滿意的喊道。
......
又過了幾天,劇組將要拍攝俞飛虹的航天小隊在火星上空順利接回周潤法的戲份,也是這個小隊5人的最后一場戲了。
5人拍完這場戲就殺青了,將要離開劇組。
為了拍攝這場戲,劇組換到了另一間攝影棚,各種設備、軌道車、威亞都早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這場戲說長不長,也不是很復雜。
就是俞飛虹通過牽引繩達到一個距離,大概與周潤法保持有一百多米的距離,然后周潤法通過戳破自己的宇航服,利用宇航服漏氣產生的推力使他上升。
最終俞飛虹順利抓住周潤法,再一起被胡戈用牽引繩拉上飛船。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為了符合太空作業的真實情況,實際操作上卻是十分復雜。
首先,航天局根據各種數據分析研討一個可行性方案,并且在電腦上進行了多次的演示,最終得出一個真實可行的數據。
包括各種道具之間的角度和距離,劇組還得為此調整攝影機與道具之間的角度和距離,確保拍攝精確。
此外,周潤法在小型飛行器中戳破宇航服之后亂飛的戲份其實也是很難控制拍攝的,因為真實情況下,沒有空氣。
周潤法會亂飛,而且速度不慢,這讓劇組拉著一個75公斤的人快速不規則的亂飛,實在是難度較大。
還有那個在飛行器中的個人視角,劇組是采用建立一個小型飛行器的內部模型,然后為這個鏡頭做完整的CG內部解決的。
就為了拍這一場戲,絕對是花費了十足的精力。
好在,劇組是一個團隊,大家各司其職,人多力量大,在拍攝之前就完成了所有的準備,陳昊要輕松不少。
“好了,準備開拍了,攝影怎么樣?”
“攝影OK!”
“錄音呢?”
“沒問題!”
“燈光?”
“OK!”
……
“《火星救援》第287場第一鏡第1次,啪!”
這場戲可是準備了良久,而且比較復雜,陳昊心里也是有些緊張,確定無誤之后,才沉聲道,“開始!”
周潤法此時待在一臺中間有旋轉萬向節的桁架上,其他人則憑借繩子在上面搖搖晃晃。
另一邊,飛船上的俞飛虹則固定了牽引繩,下放到中間位置。
周潤法待在具有旋轉萬向節的桁架上,整個桁架下面有軌道車控制著移動。
陳昊喊完開始之后,工作人員便立刻用力一拉繩索,周潤法“嗖”的一下躥出一段距離。
工作人員又立即換個角度,并操作架子調整高度,再次用力拉扯,讓周潤法突然反向飛行了起來。
這里是展現周潤法宇航服破了之后,在太空中無借力點,只能靠著自己宇航服破洞產生的反作用力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