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吧!”陳昊說道。
“然后是公司發行影片帶來的收入,2011年公司一共主控或者參與發行了10部影片,同比去年減少了2部。
去除宣發費用之后,一共獲利4200萬美元,去除稅收之后,公司獲得凈利潤3990萬美元。
順便說一句,公司現在的發行能力擴大到了2800家左右的規模了,同比比去年增加了300家左右。
此外,公司片庫等版權方面的收入,通過索尼哥倫比亞的發行渠道,公司片庫共計為公司帶來了5100萬美元的收入。
去除稅收之后,公司2011年的版權收入凈利潤為4845萬美元!”斯瑪特道。
陳昊聞言點了點頭,在發行和片庫收益方面有所收獲,但其實真正的大頭都被索尼哥倫比亞拿去了。
在影片的DVD、錄像帶等版權周邊的發行中,因為擁有渠道,索尼哥倫比亞賺的可比量天尺影業還多的多。
包括公司投資制作的7部影片,量天尺作為獨家投資方,但是拿到最多的票房分成也就55%左右,反觀好萊塢巨頭呢?
不說那種票房預期極高的熱門影片,北美票房分成往往能夠拿到超過65%,甚至70%都有可能,即便是小成本影片都能拿到60%的分成。
而在北美以外地區,靠著全球的發行渠道,他們也能夠拿到50%左右的票房分成,而量天尺影業借助人家的渠道卻只能拿到35%。
好萊塢巨頭們只靠全球的發行渠道,就能夠賺取大量收益,這是當下的量天尺所完全無法比擬的。
真正想要和好萊塢六大相抗衡,必須擁有覆蓋全球的發行渠道才行。
“下面說說公司2011年的支出情況,首先是公司的貸款和債務,貸款1530萬美元,債務7000萬美元。
其次是公司的租金、工資、業務拓展等支出650萬,加起來共計支出9180萬美元。
算上所有支出和收入,公司2011年實際凈利潤為3.987億美元!”斯瑪特說道。
陳昊聽后點了點頭,公司2011年上映的影片多達7部,不過《雷神》和《美國隊長》這兩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卻是賠錢貨。
當然,如果是由迪士尼來操刀的話,那么應該是能夠賺的。
公司2011主要還是靠《宿醉2》、《速度與激情5》以及《暮光之城4:破曉(上)》這3部電影撐起了絕大多數的凈利潤。
也幸虧是擁有了這3個火暴的系列電影,否則開啟了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的量天尺影業只怕還需要陳昊不斷輸血。
不過,《暮光之城》系列只剩下最后1部了,同時以《宿醉2》的口碑來看,也就能在圈最后一次錢也就應該完結了。
現在公司除了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之外,重點就是《饑餓游戲》和《速度與激情》這兩個系列了。
如果《饑餓游戲》能夠成為《暮光之城》第二,那么應該能夠緩解量天尺影業巨大的投資成本壓力。
斯瑪特看了眼陳昊之后,繼續道,“接下來是量天尺影業2012年的電影投資制作計劃,公司將在明年投資制作5部影片。
分別是投資2億美元的《鋼鐵俠3》、1.03億美元的《宿醉3》、1.6億美元的《速度與激情6》、1.7億美元的《雷神2》以及1.3億美元的《饑餓游戲2》!
5部影片將共計投資高達7.63億美元,比起今年的5.795億增長了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