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薩摩藩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據說甚至已經到達要強制藩士獻納俸祿的地步!
而今年薩摩國又遭到臺風侵襲,本來就是不易保水的砂質土壤,耕種水稻已然不易,結果一場大風下來,十去四五。但是川邊郡司受命,必須保證年貢的征收。
薩摩的年貢又是一筆爛帳!
至于為什么呢?因為就算是藩主島津重豪和島津齊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領地到底能產多少大米或者等價大米的糧食!
自太閣檢地以來,全日本開始推行石高制,可惜薩摩就沒有經歷過什么貨真價實的檢地!加上薩摩的藩士實在太多,初代的島津忠恒有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免得大家餓死。
所以號稱鹿兒島藩七十七萬石,天下第二的外樣大大名,他的年貢是沒有帳的!
薩摩的年貢是如何征收的呢?很簡單,秋天水稻要成熟了,就由藩府派遣使番下鄉,查看水稻的種植密度,顆粒是否飽滿,或者是否受災,受災面積。
然后毛估估,估算一個數字,上報給鹿兒島。鹿兒島的島津大名做一個加法,川邊五萬穎娃兩萬,加起來。
噢……合計七十萬多少多少!
得了!今年就按這個來收,只要一半到數就行了!
還美其名曰“檢見法”!
所以雖然同樣壓榨百姓,薩摩起碼還要一點臉,因為他可以商量的!藩府郡司派遣下來的使番奏者到了村里了,全村男女老少先到村口熱烈歡迎,撐傘打扇,噓寒問暖。
派全村最好看的小姑娘去伺候大人洗澡,換上新衣,然后吃全村湊錢弄出來的宴席。甚至富裕一點的村子還請猿樂來助興,讓大人賓至如歸。
最后本村今年報遭災,請大人減免幾分。
皆大歡喜!
這些使番肯定是不敢收取什么黃金白銀絹布的,這玩意收了那保證島津齊宣一刀就把你砍了。我都窮死了,你還敢受賄?
但是吃吃喝喝,接受招待,甚至洗情趣澡那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了。
一個派下去的使番起碼能逛上二三十個村,甚至更多。這簡直就是人生大快活,和度假也差不太多了。
當然就算不是村村受災,也基本是這村收成不好,那村今年發水。
元和偃武都過去快二百年了,薩摩的石高就沒增加過。與此同時,天下的石高則從一千八百萬石猛增至約三千萬石。
有鬼了!
拋開往昔不談,今年薩摩是真的遭了龍卷風了,可惜由于開銷太大,今年不允許報災!
原本還能過得下去的農民,這下很是不滿!加上遍地的“近思錄分子”,紛紛出言諷刺藩府橫征暴斂,耽于享樂卻不理民間疾苦。
矛頭雖然沒有直指島津重豪,卻對他設立的只花錢沒有出息的明時館,以及設立的臃腫人事機構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