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用艱難,萬戶這般籌餉,總是孟浪了。”
把兵船拿出去租借的時候倒是大膽的很,要是遇上一個難說話的判官,不把你敲詐的傾家蕩產,不會讓你過年。
也就是遇上了咱們好說話的洪景來判官,可以放你一條生路。
“還望洪判能代為遮掩幾日,兵船放洋回來,立刻具裝檢看。”
李尚憲說著就過來朝洪景來長揖到底,希望洪景來不要就此事發難。
“最多二十日,到時兵船一定要到!”
“一定一定!”李尚憲又長揖。
這下兩個人才算是能好好說話,把這章給揭過去。仆人也從外面端進茶來,送上洗手搽臉的熱水和手巾。
“右水營欠餉多久了?”洪景來剛剛說話聲音大,感覺口渴的緊,喝了一大口茶。
“自上任以來,為時約五載,有餉之月不過二三,無餉之時十之七八。”
“欠餉三年?”洪景來真的有點驚訝。
“只多不少!”
原來慶尚道右水營的糧餉主要是由四部分出,平京監營要出協餉米,東萊府出助餉米,東萊判官下轄倭館繳納的賦稅里出軍資錢,最后是慶尚道和兵曹共給的軍衣布。
而實際上平京運來的協餉米越來越少,東萊的助餉米也是要一次給十包打發你走。
軍資錢是每年春秋兩季由倭館的對馬府中藩繳納的貿易稅或者關稅里出,封建官僚的尿性大家都知道,這實行的是包稅制。
倭館的代官每年給付一個固定的數額就算完稅了,以前還能弄點好處,等到被豐臣秀吉的大軍揍過之后就沒法談了。
因為打不過!
所以這筆錢也就只能應付應付富山浦判官衙門的日常運轉,以及維護那條李朝的臉面板屋大船。
至于國家應該給付的軍衣,或者讓士兵自己去做衣服的軍保布,三年沒見影了!
“平京監營拖欠協餉多少?”
“只算這任上,大概有白米七千三百包以上!”
嚯~~
這算下來,怕不是要五千多石!
“三年不曾嘩變鬧餉,萬戶也是不易。”
“支用些小船去對州做點生意,軍兵們尚且能溫飽度日。只是如今生意愈發難做,利錢稀薄。”
“想來就憑一封行文去平京,哈哈……”
“平京的坐營主簿,歷來沒有做滿兩年的,光在這任上打交道的就有四位,各個都是使勁手段弄錢,今年這位尤為可惡,分毫不發!”
“他們歷年積欠,考評必然難看至極,以后如何任官?”拖欠軍餉那么多,吏曹給前邊幾位主簿肯定是下評,他們的賬面那么難看,神仙難救。
“做一任就能回鄉做富家翁,管什么吏曹考評?”
“也是……”
“這欠餉要是能要回來一半,或者三一,那這滿營的官兵便也甘愿了……”
“只要三一?”洪景來心下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