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金祖淳開啟勢道政治,可是這么好兩年,洪景來只看到他今天斗你,明天斗他,斗來斗去,也只是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距離獨掌朝綱,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
“如今已經是主上殿下繼位第四載,朝中有沒有人提及親政?”
“這個……”趙萬永遲疑了一下。
“你放心,我只是一問,并非要如何。”
“宗親中有些議論。”
“李書久!”洪景來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這位炮王,仗著宗親,又算是王叔的身份,在朝廷上四面開炮,無人可擋。
“算是一個,還有些其他。”
“王大妃垂簾聽政日久,宗親們總會有些許不快。況且今上大婚已成,年歲亦長,也許……”
“咱們位卑權寡,這不是你我能議論的。”趙萬永眼神中閃過幾絲不同的神采,顯然是有看法的,但他并不表露出來。
“也對!”
隨后兩個人也就簡單的聊了聊趙萬永前來征調出海洋船的事情,這個只要向萊商的柳成用下一道手書即可。他們萊商有足夠的洋船,而且被征調又不是沒有好處。
對日通信使團那是正規的合法使團,帶上十條八條大船,可著勁的往日本傾銷洋貨,還不用納稅,這種好事可是只有德川將軍死了或者繼位才有機會。
剩下就是翻譯通事的事情,這個洪景來早就挑好了,六個萊商的本分行商已經寫了名冊報去漢陽禮曹。保準是身家清白,源流可以查明的中人家庭出身。
“對了,賢弟來不光是征調洋船的事吧。”洪景來反映了過來。
“是啦,補了一個使團從事官,先到東萊安置。”
“那……”
“舍弟補了子弟軍官,去見識一趟。”趙萬永知道洪景來的疑惑,他作為外交使團成員怎么還能帶家屬。
真好!
出身大家庭,年輕的時候就能公費出國旅行,增長見聞,見識外國的風土人情。
洪景來在趙寅永這個年紀,還在老家的山溝里,苦讀經書,學習漢語。過著勉強溫飽的生活,考著根本考不上的進士。
“哎呀,光顧著和你說話了,還有一樁事情沒有辦呢。”
“什么事沒辦?東萊這個地面上,老哥我還有幾分薄面,等閑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洪景來在東萊這半年多,也認識了不少人。
“哈哈哈哈哈,倒也沒有什么。”趙萬永從家人手里接過一卷細綢。
“本官現在宣讀的乃是教旨,東萊府判官洪景來接旨!”
洪景來一激靈,整了整大帽,立刻下跪。
“寡人之為國也………茲爾洪景來,素來忠悃,文學優選,撫理富山,通曉倭情,特命為使日制述(書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