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那只碩大的章魚緊緊抱著一尊阿彌陀如來神像,據說出海時天光大震,四方金光匯聚,梵音繚繞海面,天空隱隱浮現阿彌陀如來的神像。【注4】
天大的祥瑞!
隨即上報到幕府,那尊阿彌陀如來神像被封為“章魚阿彌陀如來”,并為它興建一座廟宇安置。
日間賀島的章魚自然也就成了沾滿福氣的章魚,拌在醋飯里吃了,能得到阿彌陀如來的庇佑和加護。
洪景來看盛在疊里的醋飯里確實有香菇丁、章魚丁、筍丁,老板用料很扎實,至于有沒有福氣就不知道了。
老板娘繪聲繪色的講著章魚阿彌陀的故事,洪景來則是盯著散壽司上鋪滿的蝦、魚、鰻、蛋絲等十多種美食。
一大碗扒拉下去,洪景來有了六七分飽,感覺滿足了。于是端起酒碟,和那個中年男子開始聊了起來。
“非常抱歉,委實是有些餓了,失態了。”
“無妨無妨……”那中年男人也端起酒碟,和洪景來遙遙一對,飲了下去。
“貴國真是個富庶的大國!”洪景來就很隨便的拍了一個馬屁。
“實則不然,我國是個除了米和絹之外,其他什么東西都不產的國家。”
“米和絹嘛?不是極好?崇本抑末,勸農課桑,獎勵耕織,百姓不就安穩了。”
“唉!若是安穩就好了………”那中年人嘆氣。
“大人知道的,幕府收入不增反減,國用日蹙…………”間宮倫宗也放下碗。
說白了就是農民大規模破產,幕府又無力扶持作為國家根基的小戶自耕農,兩廂作用之下,一起完蛋撲街。
這就是個死循環,但是實際上也是一個機遇,就是破產農民進入城鎮,為工業發展提供了相應勞動力。
只不過幕府敢不敢用,肯不肯用,能不能用就是問題了。
寬政改革以及之后的天保改革在這一點上都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舉措,走的還是封建社會務農為本的老路子。
唯有保證封建領主**的策略,才會得到此刻幕府將軍以及各藩大名的全力支持。尤為緊要的則是提升將軍權威,穩固幕藩體制,那樣將軍們才會全力支持改革。
“二位可知米澤彈正之故事?”
……………………
【注1】:海鮮這種東西可以分為海產鮮物,以及處理過的干物,而兩者之間的那種稱為間物,由于間物有四十種之多,所以也稱為四十物。四十物的典型代表就是日本高湯的必備單品——昆布。
【注2】:十米長的松前產真昆布,在日本有專門的名字“廣布”,價格在三萬錢以上!也就是黃金七兩左右。這個價格在江戶時代也是高價中的高價。
【注3】:最著名的散壽司在岡山,并不在江戶,江戶當時吃不到豪華散壽司,我這里是瞎編了。節儉令中有一條,吃飯最好一飯一菜一汁,所以就把十八道菜蓋到飯上做一道菜。
【注4】:實際上是因為日間賀島隔壁有一座寺島,以前上面有寺院,但是發生大地震,整座島沉沒了,阿彌陀如來的神像也就沉入海底。恰好被章魚纏上,就被發現。
此事記載于1844年的《尾張名所繪》之中,章魚阿彌陀如來如今還受到供奉。
著名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男主五郎叔也曾去日間賀島吃過各種海產以及著名的大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