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叫你們二人來,不是輪船的事情。”
“您的意思是?”李禧著相對更急一些,主動開口詢問。
“此前曾委茶山研究蒸汽機,眼下我看既然能驅輪船,想來也能驅大車。”洪景來知道火車的機車是個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實驗和改進,所以便把兩人招來,商議此事。
“恕在下失言,此前在下曾設計過一部安置蒸汽機的大車,但是因為本身蒸汽機較重,并不能裝載多少貨物。”丁若鏞到是實話實說,蒸汽機本身的重量,是個大問題。
想要更大的馬力,就需要更大的蒸汽機,蒸汽機更大就更重,裝載馱運的東西就更少,就需要更大的馬力,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循環。
必須要增加機器的轉換效率,以提高其本身所能提供的動力!
“可有提升的辦法?”洪景來還是相信這位大科學家的,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還在試驗中,實在抱歉!”丁若鏞知道洪景來殷切希望,可是他沒有具體的可行方案出來。
輪船那是用明輪鼓水而前,多少帶著些借力的意思,可火車機車怎么借力呢?安裝在大車上,借什么力?
更何況朝鮮的道路狀況那么差,就算發明了蒸汽機車,怎么在泥巴路上走就又是個巨大的問題,怕是開車一小時,修路五十分鐘。
“換個思路,不要設法在蒸汽機車上裝載貨物,而是以他為動力,在車后拖拽裝載貨物的車輛。而且本官此前在鐵山的坑冶中見過,以矮馬在鐵制的車軌上拉拽裝滿礦石的大車,十分省力簡便,這是否可以用到蒸汽機車上?”洪景來隨手舉例。
以前在鐵山開挖礦石時,開采的許多問題,包括礦坑滲水等等都有蒸汽機可以輔助解決。但是礦石從礦坑轉運出來還是個大問題,靠人力去背,那真就只能抓奴隸黑工來干。后來還是設置了礦車,用矮馬拖拽,才使得礦石大量的從礦坑中運出,得以煉制大量的鋼鐵。
“設置鐵軌車道嗎?”丁若鏞若有所思。
“試驗一下可行性,另外主上繼位之后,漢陽的舊軍便會先征發二千人往濟物浦去,禧著你幫著彈壓一下。此去不是立刻開掘運河,而是將濟物浦至漢陽的道路徹底的拓寬修整,加筑路基,兩側修排水溝,務必嚴整。”洪景來轉頭吩咐李禧著。
“不是要開掘運河?只是重修官道?”李禧著多少有些疑惑。
“對!重整官道,而且務必截彎取直,不必完全依著村鎮等處。”
“那就要占用民田了呀?”
“占用民田一事,反正畿輔內檢抄金樸兩氏的土地頗多,你可允諾兩倍補償!”
“好,我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