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
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
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在東漢時期叫做“雒陽”,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五行五德學說。認為高祖劉邦是“赤帝之子”認定漢朝是火德,水克火,所以才將洛陽寫成“雒陽”。
到曹魏時代,曹丕才把“雒陽”改回“洛陽”二字。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里,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采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
“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張浩看著眼前繁榮的洛陽城,再想到窮苦百姓們的生活,張浩不禁有感而發,甚至最后仰天長嘯“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此時張浩對月揮杯的飄逸、抽刀斷水的豪邁,統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眼含淚的悲哀與深切的同情。
就連身后的童飛、趙云、張文三人,身上也升起一股悲涼之意,一臉的感慨。
在前面排隊等待入城的一位文士打扮的老者,帶著一位少女,看樣子是一對父女,聽到張浩的聲音,二人回頭一臉驚詫的看著張浩。
那少女眉如遠黛,目若秋水,一雙水靈靈的眼睛,清澈無比,回頭的一瞬間,竟讓人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覺。
“喂,那老頭,磨蹭什么呢,到你了。”正當老者想上前和張浩說話的時候,城門的士兵對著老者喊道。
老者搖了搖頭,帶著少女向城門走去。
“站住”檢查過后,老者正要入城,士兵叫了一聲,伸出了一只手,送到老者面前。
“你這是什么意思?”老者看著那士兵,不解的問道。
“關稅”士兵淡淡的說道。
“關稅?老夫又不經商,又沒攜帶貨物,交什么關稅?”老者眼睛一瞪,怒視著士兵。
“老頭,沒錢就打哪來回哪去,沒錢進什么城。”
“你,這洛陽乃天子重地,爾等守衛城門本就是分內之事,卻在此私設關卡,搜刮百姓錢財,還有沒有王法了?”老者憤怒的說道,聲音渾厚,底氣十足。
“王法?在這,老子就是王法,不叫錢就給我滾。”士兵說著,揮拳便要打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