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學生就像一塊塊海面一樣,瘋狂的吸收張浩教授他們的各種知識。
“大家看這里,如果我把棍子插到這塊石頭的下面,在棍子中間這里放一個小石頭作為支點,木棍另一邊放一個一樣重的石頭。”張浩一邊說一邊演示著。
“起來了起來了。”一群學生看著張浩的動作激動地叫到。
“如果我把這個支點放的離石頭遠一些呢?”張浩說著,動了動做支點的小石頭,再把另一塊石頭放在了木棍上,結果另一塊石頭紋絲不動。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師,如果把支點放到靠近這塊石頭的地方,是不是能用比他小的石頭撬動這塊石頭呢?”馬鈞看著那根木棍說道。
現在的馬鈞在華佗的治療之下,口吃的毛病已經徹底好了過來。
“你可以來試一下。”張浩微笑著說道,看到這些學生樂意思考,張浩科技興國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馬鈞走到張浩身邊,找他說的,將作為支點的小石頭挪了過去,拿了一塊比那塊石頭小一圈的石頭放到了另一邊。
“動了,動了。”學生們再次驚呼起來。
這在后世任何一個人都明白的杠桿原理,在此時竟然引得這些人驚呼連連,被看做是神技一樣。
“怎么樣?有沒有什么想法?”張浩笑著看著這些學生問道。
“老師,這個要是運用到生活中,很多費力的工作,甚至之前人力不可能完成事情,都能輕松的做到了。”一個學生一臉興奮的說道。
“很好。”張浩笑著點頭稱贊了一聲。
“老師,還可以……”
“老師,能……”
一群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張浩都一一的點頭稱贊,并對這些學生提出的想法做了一些解釋。
就算是有說的不對的,張浩也會先表揚一番,再指出里面有哪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他想要的并不是這些學生一下子全能明白他教的東西,而是要這些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一次沒學會可以再教第二次第三次,但是要是沒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算所有東西都學會了,恐怕也很難有所創新了。
很長的一段時間,張浩都沉浸在教授這些學生上,他也很享受這種感覺。
現在這些學生偶爾已經可以根據張浩教授的東西,對現在的一些工具做出一些改進,或者創造出比較先進的一些工具了。
并且很多工具都是歷史上會出現,但是卻被提前了很多年的東西,其實這些簡單的工具,不用這些人創新,張浩隨手就能畫出許多合理的設計圖,但他并沒有這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