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并沒有在襄平多留,又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匆匆離開返回屬國了,對于他來說,這一趟最大的收獲就是獲得了張浩的友誼。
公孫月也進入了軍學院,和趙雨成了同學,并且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被很多官吏探聽到消息,似乎是找到了一個能和張浩拉近關系的途徑。
許多人都將自己家的女兒妹子甚至親戚家的女孩送到學校,但是只有少部分天資好的進入了四大學院,大多數雖然不太情愿,還是去讀了普通的學校。
不過他們還是不愿意讓自己家的孩子和那些男孩一起學習,張浩無奈在一部分蒙學和小學中開了女子班。
由于這些官吏的帶動,也有一小部分百姓開始接受了讓女孩子去上學的事情,雖然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但也算是向前邁了一大步。
如今的遼東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機器一樣,各方面都在穩定的運轉,使遼東穩定而迅速的的發展著。
漸漸與周邊其他郡縣漸漸產生了差距,慢慢與中原富庶之地靠攏,擺脫了在人們心中苦寒之地的形象。
尤其是在秋收之后,由于大多百姓都或多或少的耕種了新式的作物,見識了新式作物的產量,也嘗到了新式作物帶來的甜頭。
幸福的表情洋溢在每個百姓的臉上,甚至有許多周邊郡縣的百姓紛紛慕名而來,想要在遼東落戶。
由于張浩降低了賦稅,新作物的產量又很高,百姓們手中都有了不少的余量,這個時候,張浩讓張溪以官府的名義,大肆收購了百姓手中的新式作物。
這些新式作物收購上來之后,自然不會被當成普通口糧,而是被張溪運到了各地的英雄樓中,成為了英雄樓特色菜。
雖然這些新式作物在遼東,每家每戶都有耕種,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可是在其他地方,那可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存在。
一時間引起了各地的一股品嘗狂潮,哪怕張溪將價格定得非常之高,也阻止不了那些豪族大戶們趨之若鶩的來英雄樓品嘗。
哪怕這些這些新式作物產量再高,以遼東一郡之地的耕種,也供應不了全國的搶購啊,張溪隨之改變策略。
不僅將新式作物做的菜品價格再次提高,還限定每天售出的數量,這下可好,物以稀為貴,這一限量竟然把這些菜品的價格再次提高。
最后竟然演變成了許多大家族爭相競價,能吃上一盤炒土豆絲那簡直就是身份和財力的象征,到最后許多人已經不是為了吃到這些而競價了,而是為了面子。
什么?你沒喝過英雄樓的玉米粥?不好意思,我不想跟你一起玩,你還沒有擠進我們這個圈子,跟你一起玩太掉價了。
真不知道,如果被那些人發現,他們每天要付出極多錢財才能買來的地瓜、土豆在遼東只是普通百姓日常的口糧時,會是一副怎樣的表情。
這些張浩不想知道,他只知道張溪憑著英雄樓,再次為自己狠狠的撈了一筆財富。
百姓們耕種新式作物,不僅是百姓們富足了,就連官府的稅收都增加了許多,雖然張浩將稅率調低了,但是糧食產量高了,稅收反而比以前多了不少。
“主公,看來明年開春,百姓們會將能耕種的地方都種上這些新式作物了。”郡守府議政廳中,程昱笑呵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