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傳統作物也不可放棄,明年將傳統作物的稅率也調到和新式作物一樣。”張浩想了想說道。
“主公,這些新式作物收成這么好,為什么不能全耕種新式作物呢?”程昱一臉不解的問道。
“首先就是我發現不同種類的農作物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利用的關系,同一塊土地,種的農作物種類越多,產量越好。”
“然后就是一塊土地只種一種農作物的話,時間久了,產量會一年比一年低,最好是一塊土地幾種作物每年輪換耕種。”
“另外每種作物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地瓜,雖然不怕蝗災旱災,但是由于他生長在地下,特別怕水災。”
“如果我們全郡今年全種地瓜的話,一旦遇上洪澇災害,可能導致我們一年顆粒無收,可是如果我們同時種了地瓜和水稻呢?。”
“若是趕上天旱,水稻可能會減產或者沒有收獲,但是還有地瓜的收獲,若是趕上洪災,地瓜沒有收獲,靠著水稻的收獲也不至于餓死人。”
張浩看著下面眾人,慢慢的解釋了起來,現在張浩手下的這些人對張浩佩服的五體投地,就好像沒有什么領域是他不了解的一樣。
連跟他相處十余年的童飛、趙云都沒見過他種過地,卻沒想到,對于種地張浩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雖然這些人不懂種地這些,但是聽了張浩的話,都感覺非常有道理,思索一翻之后紛紛點頭。
“主公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百姓已經嘗到了甜頭,不讓他們全種新式作物,怕是有些困難啊。”程昱皺眉說道。
現在這些新式作物的產量,百姓們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味道也很好,現在不讓他們種,不就相當于斷人家財路一樣嘛。
“主公,不如用刑法約束,在哪塊地種什么由官府規定,若有不從者,施以重刑。”荀攸想了想說道。
“用刑法……主公,有了。”郭嘉聽了荀攸的話,思索了一下叫道。
“奉孝有何良策?”正在皺眉思考的張浩看向郭嘉問道。
“主公,我們可以設立明年收稅的比例,比如播種之前,告訴百姓秋收之后收的賦稅,十之一要玉米,十之一要地瓜,十之一要稻谷,以此類推。”
“這樣就算不是每家都把各種作物都種了,也會有人耕種其他人不愛種的作物,到秋收之后和其他人互通有無或者相互貿易。”郭嘉緩緩說道。
“好,此法甚妙。”聽了郭嘉的話,眾人紛紛稱贊。
“仲德先生,此事具體如何運作就交給您了。”張浩點點頭說道。
“有了奉孝此法,定然沒有問題。”程昱笑了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