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以前跟著父親跑船,聽說過無數極東之地的傳聞,他不但想去賺取金銀,甚至打算列土建國。
他從南洋運了許多貨物北上,準備在天津和日本賣光。只帶食物、飲水、棉布、兵甲和人口,前往美洲霸占一塊地盤,然后找機會弄金子回國,學習探海伯的模式不斷發展壯大。
經過多年探索,美洲航線已經比較成熟,甚至連航海圖都被泄露出來。
去時風險較大,因為沿途幾乎沒有島嶼。
回航卻非常穩妥,因為靠近赤道的北太平洋,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島嶼。其中幾個大島,甚至已經成為固定補給點,島上的土人準備食物和飲水,等著大明船隊前來交易物品。
偶爾有患病之人,不宜再長途航海,干脆留在島上休養。
馬紹爾群島,后世曾是美軍重要的核試驗和導彈基地,前后進行了六十七次核試驗。
至于這個時空嘛,馬紹爾群島的酋長是廣州人林春。這貨因為染病,中途下船靜養,居然娶了酋長的女兒,傳授給土人先進的耕種技術。又用自己攢的錢購買武器,帶領本島的勇士,征服周圍其他小島。等酋長一死,他就順勢繼承酋長之位,酋長的幾個兒子全都莫名其妙死了。
林春因為家人死光才出海的,在大明沒有什么牽掛,干脆一心一意在太平洋發展。他宣布自立建國,將群島命名為“廣海國”,甚至派遣使節,隨船進京請求皇帝冊封。
朱厚照還真冊封了,因為“廣海國”是太平洋重要補給基地,離兩邊的大陸又非常遙遠。把群島的土人殺光了,補給會變得非常麻煩,還得自己收集食物和淡水。就算占領下來,也沒幾個人愿意留下駐守,還不如讓這個林春統治土人。
一個廣州破落戶,居然做了海上國王,并獲得大明皇帝正式冊封,頓時激起無數人的雄心壯志,陳立便是其中之一。
經過數月航行,陳立的船隊來到櫟木灣。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橡樹林,陳立眼睛都紅了,這尼瑪果然是天賜的造船基地。可惜,這里是朝廷的地盤,陳立不敢動手搶過來。
一個穿著麻衣的中年人,帶著本地移民走來,抱拳道:“可是探海伯的船隊?”
陳立下船回禮道:“我們是私商組建的探海船隊,在下姓陳,名立,字德成,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中年人贊道:“好名字,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后禮義立。在下姓張,名卓,字云鶴。”
陳立心中苦笑,他的字,是父親花錢請名師所取,現在想來特別諷刺。
名立,字德成,成的是禮義之德,寓意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可父親一死,三兄弟爭家產,大哥把二哥殺了,還把自己流放海外,哪有什么禮義存在?
陳立抱拳說:“原來是張先生,不料這海外還能遇到讀書人。”
“慚愧,戴罪之身,不堪見人。”張卓汗顏道。
張卓今年四十二歲,原為府學教諭,因串通學生科舉作弊,被人舉報后查實下獄。這是非常嚴重的罪名,為了保住妻兒,張卓自愿流放北美洲。
陳立說道:“聽聞極東之地,長期缺乏食鹽,我這里帶了許多鹽過來,想換一些食物和淡水。”
張卓笑道:“櫟木灣不缺鹽,可否用鐵器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