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村,位于川省境內眉州市趙橋鎮的一個偏僻村莊,同時也是趙橋鎮困難最多的村落,村中中壯年幾乎都去城里打工掙錢,只留下來老人婦孺,但近些日子,那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人驚訝的是國內第二規模的山地自行車比賽鴻鵠杯,賽事激烈,吸引了上千人前來觀看!
最終黃耀獲得越野賽冠軍,曹榮獲得爬坡賽冠軍……”
王德體作為前線記者,所以傳過去一手消息,然后周刊會將消息重新整編。
《體育》周刊其實有個特點,都是會報告賽果,然后單個采訪。比如報道籃球比賽結果后,就會采訪這次的MVP什么的。
但這次在報道完山地自行車賽事后,居然不是騎手的采訪,而是賽事創始人采訪。
“咦,今天的周刊還挺奇怪的。”馬雙王是一個體育愛好者,什么叫愛好者呢,就是本身懶不會打籃球、踢球這些運動,但有什么比賽,卻會看得很熱鬧,甚至于看到激情時,還會買東西。
比如《體育》周刊,馬雙王還是年訂,還有在書房里吃灰的籃球,只用過兩次的羽毛球拍。
“這哥們牛逼啊,一個人贊助了一個比賽,我覺得我的自行車是不是可以重出江湖了。”馬雙王突然想騎騎車。
這人就屬于是想一出是一出,然后打電話給自己老婆。
“喂,瑤瑤你不是一直想去領略自然風光嗎?我找到個好地方。”馬雙王道。
正所謂不信謠不玩瑤……馬雙王的老婆就叫小名瑤瑤。
馬雙王只是一個縮影,其實還有很多人帶著自行車開啟了自駕游,為了賽道跑過去,然后在酒店待幾天的。
當然也有真心想要練車的人,《體育》周刊的效果可以說是意外之喜,而地方報道夸張得多。
《青年企業家周知,成材后建設家鄉!》
《一個發展家鄉的正面形象——鴻鵠村》
《鴻鵠村與周知不得不說的故事》
在趙橋鎮這一片,山野酒店的大名是人盡皆知了。
視線轉到趙橋鎮上。
“周康你等等,等等我。”一個染著綠毛的青年人叫住周康。
是的沒錯,就是染的綠色,正所謂要想生活過得去,就得帶點綠,所以哪里帶綠都行。
“錢豪干什么?”周康聞言扭頭一眼認出了綠毛的身份,是他的初中同學住在鴻雁村,家里開了個農家樂,因為有很多零花錢,所以在初中經常欺負同學,周康也挺羨慕的,畢竟他經常兜里都有十幾塊。
“什么時候從城里回來的?”錢豪笑嘻嘻的問。
“我媽叫我回來幫忙,說是準備開一個小賣部,我也就無語了,一個小賣部幫什么忙。”周康臉上都是無奈,并緊接著吐槽:“有什么用,小賣部根本沒多少生意。”
“不不不不。”錢豪道:“看來你是真不知道,最近你們鴻鵠村是小母牛去北極,牛比極了!”
“什么鬼,你在跟我說笑?”周康無語,他小時候呆在村里還能不知道,鴻雁村至少還有個廠,在趙橋鎮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說什么笑啊,看來你媽沒給你說清楚。”錢豪道:“你們村里出來個大能人,在你們村里修了個賽道,還開了個酒店,你媽很有眼光,開小賣部我覺得沒問題,我們家都準備把館子搬到你們村賽道附近了。”
“你認真的?”周康呆滯,其實他媽微信上發了一長段語音,然后周康是最怕這種五十九秒長語音,所以說挑著聽的。
那什么問題就來了,周康還真想不到,他們村里有誰有這么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