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三天前。
蒙放父子帶兵在野狐山兩個路口布下兵馬,嚴陣以待,準備在此與巫族軍隊大戰一場的時候,石凱唱帶領八千步卒埋伏在胡家溝。
石凱唱在帝國現有的這些將領當中,是個異類的存在。
他出身于獵戶家庭,從小隨著爺爺和父親上山打獵,練就了一手出色的箭術,而且他天生臂力驚人,未滿十五歲就能開三石弓,成為當地有名的獵戶。
在他十六歲那年,家鄉遭了匪,他和村里人一起拼死抵抗,打退了土匪的進攻,受到當地的表彰,被舉薦進了軍營。
來到軍營后,他肯學上進,一心想要干出一番業績,好光耀門楣。在他進入軍營的第二年,他得到了一個機會。
當地幾伙土匪一起,想要攻打當地的縣城。上級派他帶領兩百多人前去剿匪,以解縣城之圍。
當時土匪加起來總共有一千多人,人數上比他們多得多。
但是石凱唱沒有絲毫退縮,他認真地觀察地形,仔細分析這群土匪的內部情況,然后制定出一套相應的進攻方案。
這群盜匪,是由附近大小十多個匪團組成的聯軍,其中最大的一股是當地的綠蛇幫,人數大約有三四百人,是這些人中的老大和發起者。
他們在都是受到綠蛇幫的蠱惑,并且約定按出動人數的比例來均分財貨,才答應一起做下這趟買賣,彼此之間缺乏信任,有些綹子之間還曾經是死對頭,這次純粹是為了利益,勉強湊到一起的。
所以,石凱唱認為,這些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并不團結。
于是,他決定,將部隊將進攻的重點瞄準在綠蛇幫,只要將這個牽頭的打垮了,其他的那些匪徒,不攻自破。
結果,果然如他想的那樣。
他帶領部隊埋伏在他們前往縣城的必經之路上,等到他們從這邊經過的時候,全力沖鋒,專門瞄準綠蛇幫的幫眾進攻,其他匪徒一律不管。
石凱唱身先士卒,沖在隊伍的最前方。他邊沖邊射,前進的過程中,箭矢連珠般的射出,幾乎沒有中斷。
憑著他出色的箭術和拼命的打法,一時間令綠蛇幫損失慘重,其他幫眾看到他帶領的軍隊打仗兇猛,都紛紛后退不前,只留綠蛇幫與他的軍隊在那里廝殺。
這些匪幫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前來打劫,損失不大利益豐厚,那就干;風險太大,利益未知,那就退!
何況,綠蛇幫被打散了,留下的肥肉,也是很誘人的,而且比和官軍交戰的風險要小得多,所以也樂得綠蛇幫和石凱唱在那里火拼,沒準還能來個漁翁之利呢。
綠蛇幫也不是傻子,看到苗頭不對,趕緊撤退。他這一撤退,其他人當然也就一哄而散了,進攻縣城的事就此不了了之。
然后,他帶人趁勝追擊,俘虜匪徒三百余人,殺死殺傷匪徒近兩百人,取得非常驚人的戰果。在追擊綠蛇幫匪首的時候,被對方在身上留下三處深可見骨的刀傷,終于一箭射穿了匪首的大腿,將他活捉。
這次剿匪,石凱唱取得巨大的勝利,在當時處在和平時期的大周來說,能取得這樣大的軍功,是非常令人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