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被攻開了!
降軍蜂擁而入,雙方進行著激烈的短兵相接。這是一場同胞兄弟的自相殘殺,巫族騎兵在后面充當監軍,當城內的抵抗漸漸微弱下去,直到只有零星的幾處的時候,這些巫族騎兵又化身土匪,四處劫掠。
其實,城中并沒有什么物資,所以兩手空空的巫族騎兵,將城內幸存的百姓全部屠殺干凈,留下了一座人間地獄,然后繼續向南。
城內軍民共有萬余人,沒有留下一個活口,負責屠殺百姓的恰恰是原大周的軍人。從他們向巫族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淪為走狗,而從這一刻起,他們已經沒有資格和那種忠誠的動物相提并論了。
這一戰,只有降軍在城內外留下**千具尸體,整個巫族騎軍毫發無傷。所以穆闊臺和黎木樺的實力并沒有受到什么損傷,依然是二十余萬騎兵,驅趕著四五萬降軍,浩浩蕩蕩的向郡城逼近。
秋風吹拂著大地,吹拂著染血的空城,將城內軍民不屈的英魂帶到郡城之中。
當敵軍出現在郡城前面的時候,太陽剛剛升起,周圍還有一些薄霧籠罩,太陽的熱力似乎無法傳遞到地面,城墻上的幾位士兵打了一個哆嗦。
放眼望去,城外密密麻麻全是敵軍的身影,有些遠處的籠罩在薄霧中,隱隱約約看不真切,只聽到無數戰馬嘶鳴的聲音。
前面的降軍在開始拆除城外的設施,修筑在城外戰堡里面的士兵突然沖出,依托地形,和降軍士兵展開撕殺,連續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
穆巴真命令這些士兵輪番進攻,意圖消耗守軍的體力,但是文登也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城中的士兵與城外的戰堡士兵相互輪換,確保士兵們能夠得到輪流休息。
城外的前沿陣地上面,到處都是敵人也到處都是守軍,到處都是尸體,到處都是箭矢、石塊、短矛。爛泥塘般的陣地上,泥水混著這血水,分不清哪些是尸體哪些是木樁。
城外的爭奪,憑借著戰堡和有利地形,再依托城墻上守軍居高臨下的俯射,大量消耗著降軍的有生力量。
戰爭從清晨持續到中午,又從中午一直到黃昏,降軍的人數銳減到不足兩萬人,而守城將士也付出了四千多條生命。黎木樺和穆闊臺終于意識到文登的目的所在。
文登之前知道巫族會驅趕降兵進攻,自己的騎兵為了保持實力,不會這么快加入戰斗。而這些降軍其實才是最了解大周軍隊的作戰習慣,他們也比巫族騎兵更知道如何攻城。
所以,文登便在城外建設大量的戰堡、地堡,目的就是在城外消滅這一部分的有生力量,不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攻城的長處,而將攻城的難題留給并不怎么擅長的巫族騎兵。
這樣一來,就能為這座城贏得一線生機。
可惜,穆闊臺二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將所有人撤出城外陣地,然后將烏龍關繳獲的大量攻城武器運了過來。
也已深沉,現在已是月末,天上沒有一絲月光,四周漆黑一片。
雖然知道敵人必然會有所準備,文登還是決定帶領五百人出城摸營。五百人全部身著夜行衣,拿著大刀,朝敵營悄悄接近。
二十多萬人,將整個郡城團團包圍,文登親自帶隊,向巫族輜重所在地潛行。這些人身上都帶著一袋火油,目標就是敵人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