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要爭的就是時間,其實巫族搶的也是時間。文登他們只要能夠堅持到帝國京都附近的大軍趕來,就是勝利。
白天在城墻上,文登等人早就看清了敵軍攻城器械的所在,他們悄悄接近,走了一段路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這附近安靜得非常可怕。
文登知道終于還是中了埋伏,馬上當機立斷,按照之前的方案,兵分兩路,一部分人前去放火,另一些人吸引敵人注意力。
四周響起馬蹄聲和喊殺聲,文登帶著一部分人朝著一個方向沖去,另一部分人朝預定位置前進。
當前去放火的隊伍來到既定位置的時候,哪里還有什么工程器械!
原來,黎木樺早就料到守軍為了遲滯時間,一定會對他們的攻城武器動手,所以白天故意暴露位置,引人來攻,正好設下埋伏。
所以,迎接這隊人馬的,是巫族鐵騎的陷阱。他們進行了短暫的反抗之后,便全部犧牲了。
文登帶領的另一隊人馬不停地沖殺,身后跟隨著大量的降軍士卒和巫族騎兵。
就在這時,忽然從城外沖出大量的城內守軍,他們分成三個梯隊,輪流向巫族軍隊中投擲短矛,拋射弓箭。
穆闊臺連忙命令大軍后撤,天黑看不清楚,他們對這里的地形不如守軍熟悉,擔心遭了什么別的埋伏。
幾輪箭雨和短矛過后,巫族留下數百具尸體,匆忙后退。文登也命人退回城內。
這一次碰撞,看似半斤八兩,但是文登等人的計劃被看破,巫族的攻城器械還在,郡城依然處在危險之中。
天亮之后,巫族再次發動了進攻,這次他們吸取了昨天的教訓,一開始就投入大量兵力,步騎兵結合,迅速拔除了城外的所有據點,然后將城外壕溝填平,以利于騎兵和攻城器械的前進。
之后的兩天里,雙方都很有默契的在晚上保持了靜默,沒有再進行夜晚的進攻。
主要是巫族的防守確實很嚴密,軍紀嚴明,整個大軍看似松散,其實防守得鐵桶一般,沒有給文登絲毫的機會。
戰爭持續到第四天的時候,敵人發動了全面進攻,各種投石車和攻城錘,還有云梯、架子梯等等,原本大周精良的器械,全都用在了進攻上郡郡城上了。
郡城內的守軍,加上后來征召的退伍軍,總共不過五萬余人,百姓倒是而是多萬,可是這當中的青壯年男子只有四分之一不到,防守的壓力大增。
半大小子和老人幫忙一起給投石機填裝石塊,青壯年操控投石機,婦女們幫忙準備食物、燒開水、救治傷員。
雙方的投石機不停地拋射,空中石如雨下,砸死砸傷雙方軍士無數。
城墻上的床弩、八牛弩、帶著呼嘯聲射向敵軍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