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趙烈還透露出另外一個打算,他也希望借此機會將大周軍隊拖入寧州境內,到時候巫族的大軍陣線便再次被拉長。
而定寧兩州的西面有上官文池和吳文德兩位老將,手中握有雄兵,對巫族大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東邊是伍峰的黑騎軍,一直以來便是巫族大軍的心頭大患,防守東面的孔溫窟一刻都不敢懈怠。
這樣一來,巫族雖然看似獲得了更大的地盤,可是他們的防守壓力將會更大,一旦分兵防守的話,容易被伍峰他們各個擊破,那時將會是巫族焦頭爛額之時!
而且,趙烈希望巫族大軍更多的進入大周境內,到時候一旦時機成熟,正好將這些狼崽子們一網打盡,永絕后患!
其實,這些趙宣也都想到過,理智告訴他,如果能借此機會將巫族大軍一網打盡永絕后患的話,就算是將這座京都讓給他們又何妨?他只不過是過不了自己情感上的那個關口罷了。
趙宣是歷代帝王之中少有的更偏重情感的皇帝。他這一生只有一后一妃,一兒一女,他對后妃情感深厚,對兒女更是疼愛有加。
對于這座都城,趙宣是有不舍的,還有無數京都百姓。一旦巫族大軍來臨,來不及退走的百姓將在巫族的鐵蹄下流盡血淚,這也是趙宣一直猶豫的緣由。
魏中睿看過趙烈的信件之后,對趙宣說道:“恭親王用八百里加急來傳遞文書,說明形勢確實緊急,陛下應早做決斷!”
“遷都!”
趙宣下定了決心,就用這座千年帝都為犧牲,將來必將這些巫族大軍斬盡殺絕!他這聲決定說得斬釘截鐵。
魏中睿和張九州對視了一眼,在雙方的眼神之中都看到了一絲欣慰,陛下畢竟英明!
朝中其他大臣雖然有不同意見,可是看見張九州和趙烈、魏中睿都贊成南渡龍滄江,也就不再反對。
接下來便是商議將都城遷往何處,大臣們都建議將都城遷往蜀州,那里四面環山中間是大片良田,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今天的趙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魄力,他力排眾議決定將都城遷往嵊州平遠城。此城緊鄰龍滄江在龍滄江的上游,西面是蠻獸山脈人跡罕至,東面南面都是千里沃野,不僅糧食充足而且人口眾多。
因為靠近蠻獸山脈的緣故,這里民風彪悍,是天然的優質兵源地。而且因為是在龍滄江上游的緣故,不用擔心巫族進行水戰。
看到趙宣將都城定在平遠城,張九州笑了,魏中睿也笑了。看來咱們的皇帝還是有雄心壯志的,此城的名字便非常吉利,而且選擇此處為新都,說明了皇帝陛下不是希望茍安,而是一心想要滅敵。
既然大事定下,眾人便需連夜緊急行動,盡早將所有事宜都準備妥當。只是陛下依然沒有退朝,大臣們尚不能離開。
“朕自登基一來已有二十余年,這些年來帝國歷經磨難,百姓苦難實多,此朕之過矣!朕常反省自身,定是德行有虧以致上天降下責難,令我大周有此巫族之禍!”
趙宣坐在龍椅上,看著高大的太極殿,他目光遠眺,似乎望盡天下山河。
“因此,朕決定退位!由太子趙景貞繼任皇位。”
“父皇,不可!”
“陛下,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