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逍與可敦相擁之際,遠在順錦城內鎮守的皇甫云昭正帶著一隊騎兵巡城。
這種夜巡之事本來用不著他親自做,但他卻幾乎每晚都會抽時間帶隊巡查一番。
不為其他,只是覺得這樣做會讓自己更踏實一些。
順錦城破之后,他當時只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根本沒有想到秦逍竟然會招攬自己,更沒有想到秦逍早就安排人去將自己的家眷從遼東救了出來。
遼東軍日落西山,日漸衰敗的狀況他比誰都清楚。
上梁不正下梁歪,軍中腐化成風,貪墨橫行,在這渾水之中,不與他們混在一起,反倒是過錯。
作為遼東軍中第一戰將,汪興朝對他自然也是處處防備,而且利用軍中其他派系來制衡他,這一切皇甫云昭比誰都清楚。
但他知道,遼東軍想要在東北維持下去,就絕不能內耗,否則縱橫東北百年的遼東軍很可能就會分崩離析,也正因如此,他盡可能與軍中其他各派保持和睦,甚至委曲求全,以此來維持整個遼東軍的利益。
歸附秦逍,一開始的時候也確有幾分形勢所迫。
他知道如果當時血戰到底,只會增加無數尸骨,根本不可能扭轉局面,與其讓跟隨自己多年的部曲白白死去,還不如歸附秦逍,保住大家的性命。
但歸附秦逍,在皇甫云昭內心來說,始終有一種壓力。
作為一個純正的鐵血軍人,他痛恨背叛。
歸附秦逍,就等于是背叛了遼東軍,這讓他心中承受的極大的壓力。
只是他萬沒有想到,秦逍竟然對他如此信任。
不但讓他依舊統帥舊部,而且還將原屬于遼東軍的竇雄一并交到他麾下,除了她主動提議,讓秦逍留下了陳芝泰和兩千龍銳軍,秦逍幾乎將其他所有龍銳兵馬全都撤走,將順錦城依然交由他鎮守。
這樣的信任,完全出乎皇甫云昭的意料。
秦逍似乎根本不防備他是詐降。
雖然城中有陳芝泰的兩千兵馬,但皇甫云昭如果反叛,完全有能力將陳芝泰的兩千人馬全都吃掉,爾后重新在順錦城豎起遼東大旗。
秦逍的氣度,確實讓皇甫云昭贊嘆。
那個年輕的將軍歲數不大,但心胸之闊,卻遠非汪興朝能夠相提并論。
更讓皇甫云昭贊嘆的是秦逍對于疫病的反應。
得知疫病蔓延,秦逍第一反應便是要保護東北的百姓不遭受病魔的侵擾,而且當機立斷作出部署,將龍銳軍投入到了防備疫病的事務之中。
無論這是否是為了收攬民心,但這確實是為老百姓做了實事。
皇甫云昭在秦逍領兵撤走之后,也遵照秦逍的囑咐,迅速在城中進行排查,確保城中沒有感染者流竄。
好在經過數日的排查,城中暫時并無出現感染者。
但沒有發現感染者,并不代表一定沒有,所以皇甫云昭連續頒下了數道命令,禁止城中大規模集會,而且嚴格實行宵禁。
他知道汪興朝在東北耳目眾多,一旦知道龍銳軍將精力都放到防疫事務上,很可能就會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