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有一名道姑,她......她也許有法子。”郎中情急之下,想到一絲機會:“那道姑對醫術頗有造詣,而且對藥理十分精曉,只是.....那也說不一定,小人也不能保證......!”
邊上那郎中問道:“你是說洛月道姑?”
“是她。”郎中點頭道:“這杭州城內的郎中,你我都熟悉,他們的醫術高低,也一清二楚。我二人既然沒有辦法無力回天,其他郎中也無法做到。思來想去,唯一的希望,可能就是那位洛月道姑了。”
“洛月道姑?”秦逍疑惑道:“那是什么人?”
郎中解釋道:“她七八年前才來到杭州,在北城有一處僻靜的院子。那院子曾經是個極小的道觀,早些年有幾名道士在里面,后來或許是因為香火不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撐不下去,那幾名道士就都走了,道觀也就荒蕪了。都說那道觀的風水不好,還有人說道觀鬧過鬼,但真假誰也不知,七八年前,洛月道姑忽然買下了道觀,好像也沒花多少銀子,地方太偏僻,而且風水又不好,給點銀子就能賣了。”
一直在邊上沒吭聲的杭州知府毛易之似乎也想起來,道:“有這么回事。那道觀不大,本來是華家的土地,捐獻出來,修了一處道觀,道觀荒蕪后,華家似乎也想將那處地基賣了給人,不過風水太差,價錢一降再降,也沒有接手。”
“正是。”郎中接口道:“洛月道姑買下之后,收拾修葺了一番,現在當做住處。”
毛易之疑惑道:“我也聽說那道觀被人買了去,不過到底是誰,也沒過問。怎么,那洛月道姑的醫術很高明?”
“其實我們也鬧不清楚醫術是不是很好。”郎中有些尷尬:“不過有樁事兒應該不假。那洛月觀......唔,其實那道觀被埋下后,修葺成尋常住宅,也不再是道觀,不過附近的人知道住在里面的道姑叫洛月,所以提起那地方,還是稱呼為洛月觀。洛月觀在城北偏僻之處,周圍只有散落的十幾戶人家,這些人家心腸很好,與人為善,有時候會送些瓜果蔬菜去洛月觀,畢竟是鄰里街坊,互相照應也是理所當然。”
“這與那道姑的醫術有什么干系?”費辛忍不住問道。
“是這么回事,四年前,住在道觀邊上的一家五口人,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一些毒果。”郎中嘆道:“吃過之后,都是口吐白沫,人事不知,有人急忙請郎中,郎中過去瞧了之后,發現一家人中毒已深,回天乏術,根本就不活了。本來周圍的鄰居已經準備幫他們一家人準備后事,可是洛月道姑忽然登門,給那一家人灌了湯藥下去,說也奇怪,灌進去湯藥之后,沒過一柱香的時間,一家人都醒轉過來,隨后嘔吐不止,小人聽說,一家人吐過之后,到第二天,就已經是完全恢復,根本沒有中毒過的跡象。”
在場諸人都是驚訝。
“這事兒一開始還在市井傳了一陣,不過大部分都不相信,沒過多久,也就沒多少人提及。”郎中道:“不過兩年前,還是道觀附近的一名男子,他在做工的時候,忽然被上面落下的一塊石頭砸中胸口,胸骨都被砸斷,斷骨刺入了肺葉,那是必死無疑,但那家人想到洛月道姑之前救過人,抬著那人去了洛月觀,過了幾天,那人竟然活轉過來,沒用兩個月,就完全恢復,只是在洛月觀發生什么,那一家人一個字也沒說,后來被逼急了,才說洛月道姑囑咐過,不要對外宣揚,他們感念洛月道姑的救命之恩,自然是遵照囑咐,閉口不言。”
另一郎中道:“如果這兩件起死回生的事情真的是洛月道姑所為,那洛月道姑的醫術已經遠不是我們這種人所能相提并論,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兩件事情我們也只是聽到傳聞,并不是親眼見到,所以.....所以也不敢肯定那道姑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本事。”頓了頓,瞥了昏迷不醒的陳曦一眼,才道:“不過眼下唯一有機會讓這位大人起死回生的,可能就只有洛月道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