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就把自己的計劃簡單說了一遍,他本以為三人會興高采烈,畢竟這可是一門極為賺錢的生意。
卻不想阿大,阿二,還有阿三同時皺起了眉頭,臉上更加的緊張了起來,卻一副不知該說什么好的樣子。
最后還是阿大漲紅了臉,鼓起勇氣道:“殿下,這造紙似乎沒多少利……”
通過阿大斷斷續續的解釋,劉榮明白了一件事。
漢朝現在是已經發明了造紙術的,只不過造出的是那么表面粗糙的草紙。
除了一些平民偶爾會買一些回家擦屁股外,幾乎是無人問津。
所以,三人在聽到劉榮準備造紙以后才會露出那樣的表情。
“哈,不用擔心,孤這紙跟其他的紙不一樣。”
看著三人臉上不信的表情,劉榮也懶得解釋,只要等東西造出來,一切就都明了了。
接下來的幾天,劉榮就帶著三名工匠在自家院子里忙活了起來。
他先是讓人找來幾口大釜,然后又從少府那里弄來了大量的竹簡。
大宮里就有,直接讓人抬過來就是。
至于竹簡,這玩意作為現在書籍的主要載體,少府那邊可是儲備了無數。
不過,這一次他可沒有貪便宜,所有的一切可都是付過錢的。
雖然少府佐官成毅那邊表示不用,但劉榮自詡是個講究人,自然不肯占這樣的便宜。
好吧,實際上是他擔心,等到白紙造出來,為他賺取了大量的金錢。
有人眼紅,將這件事捅到便宜老爹劉啟的面前,以劉啟的性格八成就會順勢將這樁生意納入少府的管轄。
皇帝管教自家兒子,任誰也無法挑出錯處。
所以,這會劉榮只能盡量避免留下口實。
如此過了兩天,當初熊熊燃燒的灶火已經熄滅了。
大釜之中的竹筒也都被煮爛了,竹纖維不再緊密。
劉榮便讓人找來幾個大木桶,然后將大釜里的竹筒倒出來。
因為他之前,就已經吩咐過阿大三人人,要在蒸煮的時候加入柴灰、石灰等物到大釜之中。
所以,當這些竹筒被倒出來時,立刻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
以至于,阿大他們需要用布條蒙住鼻子,才能將這些已經臭爛的竹筒一根根的倒出來,放進清水里清洗。
等到清洗完成,劉榮就命人找來幾個大木桶,將竹筒全部倒進去。
然后用石錘、鐵錘,不斷的木桶內捶打、搗爛,直至將所有竹筒全部搗成類似面團一樣的漿料。
如此過了幾個鐘頭。
此時,一個個木桶內的竹筒,都已經被搗爛,變成了一個個類似面團狀的漿狀物體。
造紙的工序至此,只剩下了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兩個步驟!
在此之前,阿大三人也會造紙術,但他們所知道的造紙工序是很簡單。
無非是洗,壓,曬三道工序。
但造出來的草紙其書寫性能很差很差,甚至擦屁股都嫌太硬!
不然,漢室的士大夫文人也不會依然用竹簡作為書籍的主要載體。
歷史上,直到五胡之亂后。
衣冠南渡,造紙術才出現了一次飛躍式的發展——東晉的工匠們。
在南方的竹山之中取才,通過不斷研究和反復驗證。
在蔡倫造紙技術的基礎上,發明了全新的工序,終于造出了書寫性能較高的白紙。
于是,紙張開始全面淘汰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