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征繳實物的后果就是張居正改革之前的亂象,那場面,更加糜爛不堪。
一鞭法的本質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這種源動力,并非自下而上。作為過來人的朱由檢,太明白,自下而上的重要性,畢竟逼迫朱由檢自掛歪脖樹的乃是自下而上的力量。
折銀,百姓亡則明亡,不折銀,大明亡。
這就是擺在朱由檢面前的問題,也是擺在自嘉靖初年,開始在杭州試點折色的之后,歷任皇帝所遭遇的困境。
朱由檢合上了奏疏,他盯著徐光啟的眼睛,目光炯炯的問道:“徐老師父,對于一鞭法折銀之政,徐老師父有什么想說的嗎?”
徐光啟撫摸著羊毛胡須,看著新皇帝的咄咄逼人,又覺得似曾相識,他搖頭說道:“萬歲,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萬歲眼下還是著眼京師諸事為好,地方投獻畏之如虎,此時此刻,萬歲對四九城之外之事,還是力有未逮。”
“眼下西山之事,萬歲已經力不從心了。”
朱由檢面色不變,依舊抿著茶水,而另外一只,放在案牘之下的手,用力的攥著,指甲已經攥出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清楚的知道!皇帝就是一只紙老虎!
他們清楚的看到!皇帝的力量微乎其微!
朱由檢的腦海里不斷的回蕩著這兩句話,明公們清楚的知道他就是個銀槍蠟頭,他的政令甚至離開了乾清宮,就有被打折的可能,這就是大明的權力場。
明公們清楚的知道!
這對一直以來,勵精圖治的朱由檢而言,讓他內心驚恐到了極致。
不過朱由檢很快的就想到了之前,張居正那句話:有隙則明示之,令其讒不得入。
徐光啟在假裝不經意間,說出的刺耳的事實進行試探,徐光啟拒不接受首輔之位的理由,也是如此。皇帝壓根保護不了他!
朱由檢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不愿意直面朝臣的原因也是如此,這些老而彌堅的明公們,真的有點將他看得通透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糟糕。
他點頭說道:“那徐老師父以為眼下應當如何?”
徐光啟滿臉的笑意,他的眼睛笑成了一個月牙一樣:“臣半截身子入了土,忽聞先帝宴去,就抓緊時間收拾行囊,等著萬歲的圣旨,召某回朝。”
“其實某清楚,這召臣回朝的詔書可能會到,也可能不會到,但是臣還是把行囊收拾好了,就盼著某這把老骨頭還能為國朝效力。甚幸,萬歲還是把臣召回了,臣不甚榮幸。”
“既然半截身子入了土,臣這說話,自然沒什么禁忌。”
“忠言逆耳,臣想了很多種萬歲的反應,拍桌而起與臣爭辯是一種,擬詔罷了臣的官是一種,拂袖而去不理會臣忤逆之言又是一種。當然臣心中,最不敢想,也是最想的,就是萬歲眼下的樣子,巍然不動,繼續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