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也遵照了皇帝的要求,在從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峽附近的舊港時,就剿滅了拒不歸順的陳祖義等海商勢力。
但是皇帝與士大夫角力,皇帝必勝,但是與百姓角力,終究是皇帝要輸。
自明太祖起,數十年的海禁活動,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其實難以有效管控民間私人集團的出海貿易。
雖然明太祖海禁政策執行了數十年,但東南外海,已經形成了成規模的華人為主的海盜貿易集團,這些集團與東南士族、富商形成灰色地下渠道,運轉良好,利潤極為豐厚。
皇家艦隊無法競爭與私人集團,皇家艦隊,迫切需要改制的時刻,朝中皇帝更換頻繁,大明這艘巨擘也需要調整明成祖以來的戰略方向,皇家艦隊變得可有可無。
時至今日,皇家艦隊,僅剩一艘封舟。
而這艘沒有名字的封舟,孤零零的停靠在津口,長約二十丈,寬約六丈,深約一丈四尺,分二十三艙,前后豎五掩大桅,近海航行,由天津巡撫杜三策掌管,已經數年未曾啟用。
“三寶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鄉民不得食,寡民不得衣,就算取得珍寶又有何益?舊檔雖在,也當銷毀,怎么還來追問?”張嫣輕笑著說道。
朱由檢當然知道這句話,不是張嫣的本意,她只是在引用。
引用當時毀掉鄭和七下西洋航海圖、船舶圖紙等典籍檔案時,劉大夏說的一句話。
扣門天子朱祁鎮死后,大明朝的皇帝終于想起了當年的成祖皇帝的壯舉,意圖再現皇家艦隊的榮耀,就去問管理檔案的劉大夏要圖紙,劉大夏將檔案悉數焚毀,對著黃衣使者說了這句:鄉民不得食,寡民不得衣,下西洋弄什么珍寶?
其實就和后世公知們說的那套,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連午飯的問題都沒解決,花那么多錢,搞嫦娥奔月,又有何意義?
彼時此時,異曲同工之妙。
張嫣忽然想到了什么,拿起了方巾將手擦拭干凈,站起身來,在正殿一側的書架上,翻了半天,才找到了一本積了灰塵的書,拿在手上,翻動了半天說道:“萬歷四十五年,張燮寫的《東西洋考》卷七,餉稅考那一章。”
“大明的士大夫也不都是蠅營狗茍,皇叔請看,這是張燮的總結。”
【成弘之際,豪門巨室間,有乘巨艦貿易海外者,奸人陰開其利竇,而官人不得顯收其利,權初亦漸享奇贏,久乃勾引為亂,至嘉靖而弊極矣。萬歷四十五年,紅毛鬼于呂宋港口,迎擊華商,大肆劫掠,舶主苦之而無所依。】
朱由檢翻動這一卷,和張燮一樣感慨良多。
成化、弘治年間,豪門巨室的走私活動已經從地下轉為了地上,明目張膽,到了嘉靖年間,這些豪門巨室勾結倭寇,開始頻頻擾邊。
戚繼光的戰功比例,倭寇的數量極少,大量的戰功首級,都是大明的遷平戶,無奈逃海的大明百姓,才是最主要的海盜群。
好不容易在萬歷年間,大明在朝鮮贏了倭寇,蕩平了倭寇之亂。
萬歷四十五年,大明在呂宋港口的華商,又被紅毛鬼襲擊,商貨被大肆掠奪,船舶被大量燒毀,船舶的主人苦不堪言,卻沒有任何人可以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