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笑著說道:“若是鄭芝龍肯賣命,朕給他個開海王。”
本來朱由檢是想說,給鄭芝龍一個海賊王的稱號,可是這賊字怎么都不好聽,海賊王在大明有歧義,他才打算換了個說法。
鄭芝豹入國子監有類似于人質的嫌疑,但是朱由檢一點都不吝嗇,甚至還準備邀請鄭芝龍的三弟,鄭芝鳳進京。
鄭芝鳳,后來改名為鄭鴻逵,鄭芝龍投降清朝之后,鄭鴻逵就和鄭芝龍鬧掰了,改了名,繼續抗清。
龍、虎、鳳、豹鄭家四兄弟,個個可堪一用。
“皇嫂還記得當初鄭和說的那句話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朱由檢吃了點茶點,神色依舊是有些茫然和彷徨。
張嫣點了點頭,有些無奈的說道:“成祖殯天,仁宗繼位,朝臣奏疏蜂擁而至,皆奏議大明船艦所耗過重,下西洋勞民傷財,反復勸說仁宗皇帝,鄭和當時勸仁宗皇帝,保留大明寶船時候,說的這句話。”
“所耗過重,勞民傷財。”朱由檢重復了這兩個詞,似乎是看到了當初大明無敵艦隊橫行世界的模樣。
“成祖一朝短短二十載,營建北京、五征蒙古、收復交趾、穩定遼東,建州三衛定鼎遼東兩百載,哪一項不是靡費萬千?那時剛剛經歷靖難,僅僅靠農稅,怎么支撐的起如此耗費?”
“而且永樂年間并沒有聽說成祖皇帝缺錢缺糧,浩瀚的艦隊和海運,往返于月港、上海浦、天津衛,沒有出現任何財政上的危機,京師皇莊遍地,按照大夫們的說法,皇莊都是虧錢,那成祖皇帝豈不是虧死?成祖皇帝,倒是富得流油,南直隸還養著一大群光吃不干的大夫。”
“那時打一次仗,成祖皇帝就弄三萬輛大楯車隨行,朕現在連一千輛都費勁,別說楯車,直到現在薊門火藥局的銀兩都是徐老師父在拆借。紫禁城里,就十多萬兩銀子,還是詐賄得來的。”
朱由檢越說越氣,其實朝臣們反對大明皇家艦隊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皇家艦隊控制了一條堪比盛唐時路上絲綢之路的海上絲綢之路,壟斷了海上貿易,而這種壟斷,屬于大明皇室的獨家壟斷,代表著皇家的私人利益。
但是陸上絲綢之路,因為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打的熱火朝天,根本無法運營。自宋時,就因為偏居一偶,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成了發財的好去處。
但是海上絲綢之路,被皇家艦隊給霸占了。
皇權和臣權在這片土地上,斗了多少年?
而皇帝與士大夫階層存在著天然的隔閡,士大夫體系斷無可能容忍,本就軍權、政權于一身的大明皇帝,在財政上也如此快速膨脹,必然會百般阻撓。
當然仁宗、宣宗皇帝肯定不是傻子,不管是從國防安全還是財政上去考慮,都不應該把自己斷自己一臂才對。
但是當時的情況,鄭和所率領的艦隊,的確開始變得入不敷出,變成了士大夫們批評的萬國來賀的面子工程,因此停止了海事活動。
永樂二年、永樂五年、宣德初年、宣德四年、宣德八年,大明的皇帝數次下詔,下令禁民間海船。
如: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不許軍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販豁番貨,違者依律治罪;執迷不俊,則命將發兵,悉行剿戮,悔將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