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時跟隨父親沐昌祚老邁,而秦良玉一家和川軍狼騎都在塞外,不得已,沐昌祚出山代鎮。
而自此,矛盾就已經愈演愈烈。
沐啟元生性悍悖無忌而暴橫,連沐昌祚都壓不住沐啟元的性子。
天啟三年六月,沐昌祚親筆手書,請求天啟皇帝撤銷沐啟元的援黔副總兵之職,在奏疏中,沐昌祚也是直言,沐啟元性習乖傲,任用匪人,難堪軍旅重任。
天啟皇帝最終還是褫奪了沐啟元的援黔副總兵的職務,而是一切由沐昌祚全權料理。
沐昌祚并沒有辜負天啟皇帝的信任,在秦良玉等川軍主力回川之后,配合上細柳軍,奢崇明的叛亂很快就被平定。
但是在平定之后,沐昌祚本就老邁之軀,終于不堪軍務之疲憊,大漸,撒手人寰。
而沐王府嗣位上,依舊是沐啟元。
沐啟元順理成章的接手了黔國公的世襲之后,變本加厲的將當初平定奢崇明之亂中受得氣還了回來。
圍困巡按衙門之事,并非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
若是沐啟元是盛怒之下,臨時怒急攻心,宋音素還能勸一勸,但是沐啟元的行動很明顯是早有籌謀,這讓宋音素更加憂心忡忡。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宋音素將手中的藥瓶遞給了仆從說道:“晚飯的時候,放到酒中,讓世子喝下。”
世子,沐昌祚并非上書請旨恩襲沐啟元,沐啟元本身德不配位,沈昌祚有意廢嗣,可是還未做完就走了。
正是這沒做完之事,才讓母子,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此時的宋音素看著漸行漸遠的仆從,已經淚流滿面,那是她的親兒子,小時候,也是阿母阿母,我要找阿母,叫了她三十年母親的兒子,虎毒尚不食子,況人乎?
但是此時已經由不得宋音素猶豫了,去歲,也就是天啟七年三月初,云南武夷夷亂剛平,這次武夷夷亂,打了足足三年之久!
大小戰一百三十三次,共計三百余土司夷酋跟隨作亂被斬首,約四千余夷人被誅,其余充軍派礦不下十萬之數,剛剛傷筋動骨的滇南,又有了夷亂的傳聞。
而之前為依仗的秦良玉的川狼騎,有七千余前往京師,這才讓宋音素下定了決心。
大理、云南不能亂了,若是沐啟元一意孤行,和地方巡按打起來,那大理和云南就會亂成一鍋粥,再掀兵禍,剛剛壓下的土司叛亂,又將起復,皆是生靈涂炭。
“沐家!滿門忠貞!”宋音素握緊了手中的金牌,用力的說道
沐啟元要殺巡按造反,宋音素也留不得他了,若是沐昌祚能夠活的更久一些,把廢嗣之事做完,她們母子也不用走到今天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