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張遼在江東也有了小兒止啼的傳聞,誰家的小孩一旦哭了,大人們就會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子瞬間就不敢再哭了。
在兵力方面,東吳方面出動了包括呂蒙、蔣欽、甘寧、凌統、潘璋、徐盛、宋謙、陳武、賀齊等諸多名將,這可以說是東吳在建安二十年的全明星陣容,可謂是傾巢而出。
結果在合肥之戰中,死的死,傷的傷。
朱由檢將武廟這些在民間不甚聞名的武哲的功績補了課之后,皺著眉頭思慮了半天,從一個皇帝的角度出發,朱由檢悟出了一個道理。
戰爭,是所有人類游戲中,對精密度要求最高的一種。
大范圍有效殺人,是一門只有少數人才能夠掌握的技能,而且戰爭的發動和結束,以及戰爭的統領,需要極高的軍事天賦,比如某位教員,就深諳此道,四渡赤水,人人敬服。
孫權自以為軍力數十倍與敵,卻兩次被張遼殺的人仰馬翻,丟盔棄甲,張遼的斬首行動,在孫權的指揮部,形成了局部人數優勢之后,東吳方面的指揮部的失去了它的指揮作用,是戰爭潰敗的關鍵。
孫權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堪稱無能。
朱由檢自己惡補了不少的軍事方面的知識,但是補充知識,不代表有這方面的天賦,他對兵事,并不擅長,紙上談兵的笑料不要太多,這方面朱由檢的認知非常清楚。
所以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朱由檢終于摸清楚了自己這個皇帝的定位。
不給大將們添亂,不管是炮轟老奴酋的袁崇煥,還是兩百取鎮江、活捉佟養真的毛文龍,亦或者是久與邊事的耿如杞,他們的軍事天賦是毫無疑問的。
朱由檢應該做的事,就是少從廟堂,在不知道對陣詳情的時候,給他們下命令。
而另一方面,給于這些大將們充分的支持,不管是從后勤補給,還是從輿論傾向上,尤其是朝堂內部言官們的喋喋不休,這些個壓力,朱由檢都得幫他們抗住了。
這就是朱由檢這個皇帝,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
還有更多的工作嗎?
朱由檢琢磨了很久,發現還真的沒有。
這個工作容易嗎?十分輕松……
勝利由將領取得,而頌歌,最后也不會少了他這個皇帝,而付出的就只有信任二字。
趙構這個殺了岳飛的慫包,最后都落個高宗的廟號,就因為他完成了大宋王朝的斷續存亡,朱由檢覺得自己怎么也要比趙構強才是。
畢竟趙構是整個皇帝圈里的地板磚。
想明白了這一層,朱由檢嚴肅了一天的表情終于輕松了幾分。
“萬歲爺想到了什么樂事?”王承恩看著朱由檢面上喜色,有些奇怪的問道。
萬歲爺今天有些低沉,尤其是代善和黃臺吉分別出兵的消息傳來之后,萬歲爺一直不大高興,這是想到了破敵之策嗎?
朱由檢搖了搖頭,他軍事天賦幾乎為零,哪里有什么破敵之策,他笑著說道:“讓袁太保和畢尚書過來趟兒,朕和他商量下犒賞軍卒們的法子,還有一些糧草之事。”
他要做自己的本質工作,讓軍卒們吃好、喝好、有賞錢,并且能夠領到賞錢,平抑言官、輿情對大將的攻訐,全力支持他們,贏得勝利。
一切的一切,都為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