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本溪卻是七日而降,實在是超出了毛文龍的預料。
而投降的理由很簡單,城中的煙草被浸泡了,城中八旗子弟發生了嘩營,萬濟哈一個落寞的外戚,富察氏都倒了,他哪里能壓得住驕橫的八旗軍?
索性開城投降。
萬濟哈聽到了毛文龍的說辭,嚇得渾身一哆嗦,站在轎子下,擦了擦腦門上的汗說道:“毛大帥呀,可不能炸呀,這要是炸了,整個本溪近十萬戶,五十萬百姓,本就無田耕種,這要是連礦也沒了,這是要餓死多少人呀!毛大帥,萬萬不能炸呀!”
“廢話!你建奴竊據沈陽,本溪百姓,也是我大明百姓,我能看著大明百姓們活脫脫的餓死?!”毛文龍啐了一口,他就是嚇唬嚇唬萬濟哈,沒想過真的要炸礦洞。
要炸他早炸了,不會等到現在。
毛文龍、孫承宗、袁可立、畢自嚴,自始至終,都沒有將老奴酋、小奴酋這幫人干的事,當成是自立為國,而是定性為叛亂。
畢竟老奴酋是大明龍虎將軍,而小奴酋也是承襲了大明的建州指揮使之職位,他們在遼東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叛亂行徑。
如果毛文龍真的炸了本溪礦,導致五十余萬遼民無生機為生。
這五十萬遼民的冤魂,會讓毛文龍寢食難安。
老奴酋和小奴酋一家人犯的罪,要推到大明百姓,遼鎮軍民身上?
自古就沒這個道理。
當年安史之亂后,郭子儀平亂之后,也沒見李亨把范陽、采訪、平盧三鎮之地,屠的一干二凈。
自古以來,平定叛亂只能以安撫為主,唯有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趙佶,在平定了方臘漆園舉旗之事后,對大宋西軍下了屠令,十抽一,殺的江南血流成河。
然后北宋就無了。
南宋的百姓深明大義,國仇家恨,最終還是放下了家很,和趙宋一起扛敵。
皇帝對自己的百姓下手,干這種事不是生孩子有沒有**的問題,而是一種絕戶滅國的勾當,毛文龍才沒發癲到瘋魔的地步,炸礦也就是嚇唬黃臺吉罷了。
哪怕是此時建州主控制了整個遼東,那遼東就不是大明的國土了嗎?遼民就不是大明的百姓了嗎?
且不說大明皇帝答應不答應,就連建州主也不答應啊,真的自立為王,內部不穩定的從龍六十六部,不鼓噪翻了天,才是怪事。
要不是,建奴發了癲狂征,才廢了老鼻子勁兒搞編戶分居例?搞清丈?
分化、平復遼東軍民對大明的向往,逐漸穩定統治,收買人心,不斷的加固統治,弱化地方力量、勛戚的實力,不斷的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廷議和政令,對權力進行收束,最后他黃臺吉,才能登基稱帝。
這里面少了一步,黃臺吉稱帝都是白日做夢。
毛文龍當然不會加速黃臺吉的稱帝,不同于炮轟義州城,對于遼地,毛文龍打出的旗號,是當年秦良玉打出的秋毫無犯的旗號。
哪怕是毛文龍的很想就食與敵,但是這遼地畢竟不是敵境。
“打個仗束手束腳。”尚可喜小聲的嘟囔了一句,隨著毛文龍嚴厲的目光巡過,尚可喜選擇了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