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平頂山山路崎嶇,我若是耿如杞,定然出城布防大小平頂山,大明軍糧草充足,一旦將戰事拖入膠著,于我不利。”多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總覺既然耿如杞敢派人襲營,那出城作戰也不是沒有可能。
莽古爾泰一臉嘲弄的說道:“就漢軍那種戰力,他們敢出城嗎?”
“報!”一個傳令兵匆匆的來到了大帳,將手中的令交給了門口的班直之后,立刻離開。
代善看完軍報,抬頭看了一眼多鐸,略帶些無奈的說道:“吶,多鐸你和耿如杞想到一塊去了,探馬回報,歸化城異動,數萬大軍出城,至大小平頂山附近扎營。”
“啊?”莽古爾泰瞪著眼看著代善,多鐸略微有些尷尬。
“不等了。”代善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取我甲胄,我先試試耿如杞的斤兩和大明軍的實力。先打了再議。”
“大帥,末將愿為前鋒。”岳托一看代善要親自領兵出戰,嚇的就是一哆嗦,上次和吳孟明打的架,身體倒是已經全好了,但是年老力虧,親率軍卒迎戰,這要是出點什么事,后金的天就塌了!
代善嗤笑了兩聲,沒有理會諸將的阻攔,帶了五千余行至小平頂山前叫陣。
程楚秋和張軍山和尸體也被抬到了大小平頂山,代善的意思很明顯,打贏了,這兩個千戶和襲營中犧牲的大明軍卒的尸首,明軍可以拿走。
打輸了,那這尸體大概會被建奴肆意的羞辱,來打擊大明軍的士氣,這仗耿如杞必須迎戰。
耿如杞披甲帶槍,來到了陣前,抱著兜鍪,同樣帶了五千大同府衛軍。
代善看到了耿如杞不由的撓了撓頭,這老西居然親自迎戰,一文弱書生,至于這么拼嗎?
“陣前可是耿如杞耿巡撫?”
“正是。”
“只要你讓開路,某可許汝后金宰執之位。”代善不廢話,見面就是勸降。
“我要是讓開,別說宰執之位了,項上人頭保住保不住,還另說呢,糊弄三歲小孩也沒這么糊弄的。”
“我更喜歡遼東經略或者遼東巡撫,亦或者遼東督師,此役之后,某必前往遼東再與大貝勒爭雄。”耿如杞的嘴巴一如既往,逮著誰都是一頓噴。
代善用力的擠了擠眼睛,他被這話噎了,這話他怎么接?
他真的抱有十足的誠意,真心實意的邀請耿如杞入遼任宰執。
耿如杞入遼,哪里還有范文程什么事?
“廢話真多!”耿如杞喊了一嗓子,又噎了代善一下,才扣上了自己的面具,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鉤鐮槍,慢慢的放下。
大明軍隊的騎卒開始緩緩向前,將鉤鐮槍夾在了肋間,用力的夾緊,抽出了登州刀。
重騎的起步都是慢走、快走,然后沖鋒,從慢走到沖鋒大約需要一千二百余步。
“殺!”
如同天雷般的馬蹄聲在山道回蕩著,伴著高亢的喊殺聲,直沖云霄。
ps:兩軍對壘,主帥說垃圾話,通常都會有專門的喊話的幾十個人喊話,就像萬歲砍王化貞那三百二十個錦衣衛喊話一樣,一個人喊肯定聽不到的,但是三百二十個人一起喊,擱千余步,還是能夠聽到的。這里就不具體描寫了。隔空對噴其實古代真的挺常見的,打擊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