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毅。”耿如杞盯著堪輿圖說道。
“末將在。”
“午飯早生火三刻,巳時入灰騰梁左側,騎步混合,等待將令。”
“末將領命!”尹毅雙手抱拳俯首稱是,得令之后,離開了中軍大帳,風風火火向著自己的本部而去。
“包統。”耿如杞并未轉身,指著灰騰梁的右側說道:“你領重騎,在午時之前,入此地,等待將令。”
“末將領命。”囊素臺吉摘下了自己的帽子,行了個一個草原禮離開了中軍大帳。
“郭尚禮。”耿如杞轉過身來,低聲說道:“午時三刻,領大同左衛、大同右衛軍步戰、投手、槍手至灰騰梁中賬。”
“末將領命。”郭尚禮雖然對耿如杞炮轟自己人,非常的不滿,但是對于耿如杞帶兵打仗之事,還是沒有任何的意見。
“額哲,你率領本部,駐扎于灰騰梁,隨時準備接應馳援。”耿如杞有些擔心的看著額哲,察哈爾部有三萬余軍卒,其中萬人為騎卒,其余為步戰,按理說如此強大的戰力,放在中軍是再好不過。
可惜,額哲對察哈爾部的控制還是太過于薄弱了,安排在中軍,還不如讓大同左右衛來。
雖然大同左右兩衛軍,只有不到兩萬人。
“是。”額哲略微有些尷尬的領命而去。
耿如杞也開始準備吃飯,他要率領大同左右兩衛的騎卒,穿插于中軍大帳,隨時準備從火炮、槍手的間隙,穿插而出接敵。
大明和建奴之間的會戰經過幾個階段。
在薩爾滸之戰中,建奴軍每次接戰都是三倍于大明軍才肯選擇作戰,在薩爾滸之戰中,建奴軍和大明軍的人數比在三比一的情況下,傷亡比依舊維持在一比一的水準。
在薩爾滸之戰中,建奴的軍隊完全沒辦法達到一對一對壘的程度。
而在不久之后的渾河之戰,大明軍吸取了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教訓,開始集中大規模兵團進行兵團作戰,在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只不過很快建州軍的作戰戰略和戰術也得到了升級。
為了應對大明的火槍和強大的軍備,建州人開始使用楯車,而這種楯車為三層復合裝甲結構,一層牛皮,一層鐵皮,中間是五六寸厚的木板。
奴以牌車推遮一車二十余人。
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的楯車,也讓大明軍在渾河之戰吃了不小的苦頭。
渾河之戰,輕敵的紅巴牙喇,以騎兵沖刺,直襲秦良玉率領的川軍,結果被白桿槍陣以及配有藥弩的川軍打了個殲滅戰,兩次沖鋒,導致了兩千余建奴騎卒被殺。
建州的楯車讓大明軍吃了不小的苦頭,為此大明軍的戰術也開始了升級。
【明人掘塹十層,深一人許,塹底插有尖木。塹內一箭之地,復浚壕一層,壕內側以一二十人始能抬起之大木為柵。柵內又掘大壕二層,寬五丈,深二丈,壕底插有尖木。壕內側排列盾車,每車置大炮二門、小炮四門,第車間隔一丈,筑土為障,高至肚臍,障間設炮各五門。】
這種塹、壕、柵內套兩壕的坑道防御體系中,每一輛楯車都配有大炮兩門、小炮四門,筑土約半人高為屏障,而障間也會設炮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