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建奴六旗過喜峰口入關,關寧軍即可攻打廣寧,拿下廣寧,朕定晉其遼東督師之職,三軍皆有犒賞!”
“是不是冒險了些?”王承恩吞了吞喉頭,萬歲爺到底要做甚呀,建奴來勢洶洶,大明皇帝卻要主動出擊攻打廣寧。
“下旨就是。”朱由檢在之前的安排中,就是讓耿如杞勤王,而不是讓耿如杞去蕩平喀喇沁部,就是在等待著滿桂的密諭。
結果滿桂的密諭還沒到,袁崇煥主動把攻打廣寧說了出來,這是最理想的局面。
干,就干他一票大的!
小打小鬧算什么,奪回廣寧,才是朱由檢遼東攻略的第一步棋,既然代善給了他這個機會,他為何不取?!
“袁軍門和孫帝師,今日在廷議和西暖閣都同意了朕的決策,取廣寧,是朕的決策,也是我大明朝堂的決策!下旨就是。”朱由檢十分確信的說道。
他自己知道對于兵事而言,他可以用一竅不通去形容,但是今天廷議之后的小朝會,朱由檢將自己的這個想法拋出之后,得到了袁可立和孫承宗的一致贊同。
那還有什么疑問?
深夜的大明皇帝沒有休息,同樣此時焦頭爛額的黃臺吉也同樣沒有休息,范文程也不玩他那套躲在屏風背后聽政的把戲,而是坐在了大政殿內。
“大汗,臣剛才所言的三種應對,但凡大明做到其中一種,我后金汗國危矣!臣以為,大汗應該急召大貝勒歸京!或者按照既定的廟算之法,吞了喀喇沁部!”范文程沒有絲毫的顧忌,此時的大政殿內,只有黃臺吉的人。
豪格、杜度,范文程,以及坐在御座上的黃臺吉。
“大貝勒怎么可以如此魯莽行事,此時大軍已經南下,三日后就可能破喜峰口入關!糊涂!”黃臺吉站了起來,憤怒的說道:“大貝勒這是輸紅了眼嗎?明明把喀喇沁部的人丁牛羊帶回來就可以了。”
“旱災,大汗。”范文程焦慮的說道:“旱災已成定局,大貝勒未殺司禮監太監王文政之前,旱災之事,還能請援大明,現在沒有了絲毫的應對之法呀!”
“但凡是大君稍微狠辣些,遼東餓殍萬里,到那時,可如何是好!”
黃臺吉坐立不安的問道:“那憲斗,你以為,大君會以哪種策略應對大貝勒南下?”
“以大君的性格,怕是要走第三策,關寧軍盡出,奪廣寧。”范文程心情十分沉重的說道。
黃臺吉眉頭都擰成了一個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