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還以為萬歲會問一問,武驤左衛為何會孤立無援呢。”耿如杞匯報完了打掃戰場的結果,問出了自己心里的疑問。
很明顯,張世澤部三千軍,是孤軍奮戰在黑山戰場,大黑山、老墳陽坡的并沒有成功突破敵軍的封鎖。
孫傳庭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更合理的方式是屯兵一處拒敵,畢竟是一萬對六萬,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做出分兵的決定,很明顯有些貪了。
朱由檢卻是搖了搖頭,他本來心里還有些疑問,但是隨著不斷的思考,他已經知道孫傳庭、馬祥麟、張世澤他們的難處,也明白了廟算的不易,更知道黑山戰場如此慘烈的原因,不是具體誰指揮的原因,而是大勢所趨。
“廟算下達的軍令是命令勇字營四衛守住三處陣線,孫傳庭他們有什么辦法嗎?軍令如山呀,每一處都要守住,三個地方自然要選擇一處作為主要防守方向。這不怪孫傳庭。”
“也不怪廟算的諸多參將和袁太保,出塞之戰,只要錯一步,就會輸得體無完膚,急行軍也是,三處戰線都要守住也是,這都是無奈之舉,勇字營四衛,沒讓朕失望,也沒讓大明失望。”
這不怪袁可立為首的廟算下達的戰爭命令太過苛刻,也不怪孫傳庭沒有賭對敵軍的主攻方向,正如他當初親自下令,讓孫傳庭守兩天的時間時候,想明白的犧牲的含義一樣。
一切都是為了勝利。
朱由檢對著王承恩問道:“王伴伴,滿桂那邊來消息了嗎?祖寬、祖大壽、袁崇煥從寧遠和錦州城向廣寧方向行軍了嗎?”
“沒有,至今關寧軍還未出兵攻打廣寧,自從萬歲至三屯營之后,滿總兵就再也沒有消息傳來了,大概是被控制了。”
朱由檢撇了撇嘴,看著耿如杞說道:“你看,這就是我大明的現狀,讓關寧鐵騎出城去攻打廣寧,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正白旗和鑲白旗支援代善,可是關寧軍的軍頭們,卻在等平泉之戰的結果。”
“據朕所知,杜度帶著鑲白旗已經趕到了廣寧軍寨進行防守,楚材呀,你覺得武驤左衛孤軍奮戰還意外嗎?”
自從耿如杞帶著宣大衛軍勤王,而宣大衛軍在前往順義途中,耿如杞就已經至決勝口,抽出了一天的時間進京述職。
耿如杞哪里是在述職?完完全全是在對,廣泛流傳于京師和山外九州之地的大西王流言,做出了最好回應。
什么是軍閥藩鎮?
不聽調也不聽宣,你皇帝的命令跟我沒有絲毫的關系,就像現在依舊在“籌措軍糧”的關寧軍一樣,他們離軍閥藩鎮只有一層窗戶紙了。
滿桂若是死了,那關寧軍這層窗戶紙算是徹底捅破了,滿桂若是活著,關寧軍依舊是軍頭。
什么是軍頭?就是聽調不聽宣,聽人調遣,不聽宣見。
朱由檢對著王承恩說道:“王伴伴,若是平泉之戰大勝,遼餉由原來的六百六十萬兩,直接減半為三百三十萬兩。到時候,通知毛文龍,皮島轉運糧食到遼西走廊也要減半,直接運到京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