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北郊,漢庭北軍大營。
曹操決定留下來,他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見識下戰場,磨礪下自我,哪怕是做為一個后勤總長,也無妨!
騎都尉的官銜是天子親封的,不能任意裁撤,即便是服飾也必須照例穿著。
于是乎。
整個洛陽北軍出了件人人相傳的稀罕事兒…
排名北軍第三號人物的騎都尉曹操,穿著最高等的戰袍,卻是整日在后勤隊伍忙的熱火朝天。
嘲諷,嬉笑,誤解…
曹操儼然成為了三軍將士的笑柄,更成了漢庭北軍的名人,但凡有人提起他,總是有人故意起哄,那個太監養孫的大官?騎都尉后勤總長——曹操?
曹操對這些詆毀置若罔聞,只做好他分內的事兒。
索性,曹操在頓丘做官的幾年盤過庫銀,對軍隊中的后勤諸事駕輕就熟,很快上手。
要說起來,這后勤總長擔子并不輕,還極容易出錯,這點類似與管理國庫的老爹曹嵩。
曹操每天都必須記錄清楚軍備物質,比如國庫撥來多少?每個部隊發放的多少?還需要多少?整個訓練過程還需要多少天?先頭部隊的糧草發放必須提前多少天,后勤部隊的糧草運輸最多能滯后多少天?
每一項,曹操都需要早晚兩次報備給將軍皇甫嵩,以便他第一時間掌握糧草的情況。
總管后勤,不單單只有糧草的發放問題。
既然要打仗,那各地區兵工廠生產出來的器械、鎧甲、物質不斷的運來軍營…
比如,每個夜晚都會有剛剛打造好,尚保持著余溫的箭矢從洛陽西郊的兵工廠送來,曹操必須衣不解帶,第一時間帶領手下去清點,為了確保數量沒有誤差,每次都需要核對到天亮。
這種情況下。
太學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太學生涯中,曹操文化課學的不怎么樣。
不過,在橋玄與蔡邕的嚴格要求下,倒是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無論糧食、軍械的發放多么的龐雜,費時,曹操總是可以有條不紊的按時完成。
這點,讓巡視后勤的將軍皇甫嵩頗為意外,對曹操這個人的看法,也發生了一點點的改觀。
“殺,殺,殺!”
“破,破,破!”
“哼,哈!”
喊殺聲與操練聲良久不絕,曹操百忙之中總是會抽出時間在校場頓足,去看看這些兵馬的操練,他的心頭更是百轉交集,他甚至幻想著,什么時候?他曹操才能統領一支萬人的騎兵部隊!
軍械齊備,糧草充足,曹操這邊的后勤管理井然有序!
可對于皇甫嵩而言,他遇到了新的難題。
對付鮮卑這類機動性極強的游牧騎兵,核心的戰法必須是騎射。
現如今,后勤倒是堆滿了弓箭與箭矢,可漢庭北軍的騎射功夫實在不敢恭維,漢軍更擅長正面的戰戟沖鋒,這般迂回作戰,邊騎邊射,儼然有些難為他們。
如何坐穩戰馬上的著力點?如何在馬上,彎弓搭箭瞄準敵人?即便能瞄準,可箭矢也只能射出幾十步,根本不得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