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假裝自戀并不能讓記者們滿意,沒法輕松敷衍過去。
你不叛逆誰叛逆?你好意思說這種話嗎?
你倆只是叛逆的方式不同。寒寒在高一期末考試中七科不及格留級、退學,你也有高中連續三年全校墊底,兩次統一模擬考試零分的壯舉啊。
一個女記者追問:“寒寒之前宣揚‘讀書無用論’,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這個問題明顯有坑,梁坤回答不好,記者斷章取義一下就是個大新聞。
如果他大談學歷的重要性,記者有機會采訪寒寒時可以挑撥兩句讓他倆辯論。記者還可以說他看不起差生,怎么說怎么是。如果他支持寒寒的論點就更是大新聞了,當然這不太可能,他可是燕大的高材生。
之前燕大的領導找梁坤談話,主要就是提醒他面對媒體說話一定要謹慎,否則后患無窮。
梁坤想了想,微笑道:“讀書不是無用,而是年輕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機會!我認為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歐美的教育體系,而是應該慶幸生在了華國。我們這里社會階層固化不嚴重,只要你夠努力,有很大的幾率成功,從窮人變成富人。”
記者問:“很多人認為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不好,提議進行改革,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推廣素質教育,你認為呢?”
寒寒的出現,很大原因是當今的大背景就是很多媒體鼓吹素質教育批評應試教育。這時候寒寒就成為了一個旗手,媒體狠狠的報道他,他就紅了。
他的《三重門》真寫的那么精彩,讓人欲罷不能嗎?看過的人都知道并不是這樣,內容挺散的,買書的人很多是隨大流。
梁坤微笑道:“我不懂素質教育是什么,教育改革更不是我該管的事。我只知道一個人高考成績好,上名牌大學選一個好專業,畢業后好找工作,賺錢會比較多。那么在校的學生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呢?難道嫌以后自己賺錢太多會變市儈?”
其實梁坤看過很多新聞,知道素質教育,但是懶得評價,說多了對他沒什么好處。他現在這種說法,是表明了他對華國的熱愛,對教育體系非常滿意。
華國高考比較公平這肯定是大實話,媒體挑不出毛病,教育圈的領導們也會為他叫好。一群人噴華國教育,捧歐美的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腦殘的行為。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歐美發達國家是通過“素質教育”,來完成“階層固化”。
“素質教育”這個觀念是從英美引進的,因為英美公立學校的孩子都實行“快樂教育”,“輕松學習”,華國人誤讀為“素質教育”。
如果有人出國了,深入了解英美的貴族私立教育與普通公立學校的差別,就會發現所謂素質教育,從來都是權貴階層給普通平民洗腦的煙幕彈,是**裸的騙局。
在英美,普通平民和移民家庭的孩子進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免學費。這些孩子接受所謂的素質教育,可以輕松上學,邊玩邊學。
而權貴階層或富人的子女,進入昂貴的私立學校或貴族學校。私立學校一年學費最低相當于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難負擔得起。私立學校的教育從來都是嚴酷的,從來就沒有所謂“減負”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