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學校的教學質量有天壤之別,與公立學校的輕松散漫相比,私立學校管理嚴格、學業壓力巨大,應該被稱為“精英教育”才對。
在美國,你想讀名校,要么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要么就去上昂貴的私立中學。高昂的大學費用和拼爹的推薦入學制度,常青藤聯盟的本科部其實就是個階級圈子。
這不叫階級,還有什么叫階級?很多去美國追求民主自由的華國人,有錢的還好,沒錢去了會發現自己變成了下等人。
記者問:“這么說你是支持國內教育的?那你中學時為什么要故意考差,前期不認真學習呢?”
“我愛玩啊,近期在燕大也有教授說我聽課不認真,我的就是上課時寫的。我這個人愛好很多,情不自禁就想多干點什么。中學時我也這樣,最后努力追上去,不也有個好結果嗎?如果龜兔賽跑里的兔子早醒一會兒,在烏龜即將爬過終點前超過去,他就是贏家。”
Σ(っ°Д°;)っ×N。
梁坤這個比喻是非常形象的,所有人都被雷到了。
你舉的例子為什么聽起來這么欠揍呢?這是說自己是個早醒了一會兒的兔子吧?
你是個流氓兔啊!有考慮過努力的烏龜們的感受嗎?也許他們的心情就好像被某個小胡子狠狠踩一腳后踢飛了……
記者們卻沒法反駁梁坤這個觀點,結果真的比過程重要,他高中也真是個在賽跑中睡覺,最后才努力翻盤的家伙。
一名記者又問:“這么說你是反對寒寒,認為學生不好好讀書不行了?”
“我想寒寒想表達的意思被人曲解了,他想說的應該是學習不好也未必沒有前途,并不是鼓勵學生們不要讀書,跟他一樣輟學。學習成績不好,走上社會照樣成才了的例子不少,俗話說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在這里我就不舉例子了。”
這個時代人很浮躁,有很多灰心自嘲的段子,大意就是只要你夠努力,你就會發現還是那么矬……之類的。
可誰要是真的相信讀書無用,那絕對是腦殘。讀書沒用,難道放嘴炮有用?寒寒要是什么書都沒有讀過,他能寫出長篇來?他的爭議來自于諷刺當今的社會現象,不是鼓勵年輕人完全不學習。
在華國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進好的大學,學更多本事,最終改變生活,改變家族命運的可能性,一定比在發達國家要大得多。
無論你的家庭,你的父母從事什么工作,你只要努力讀書,最終成為科學家、大學教授、公司高層、成功商人、政府高官,優秀藝術家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梁坤在大事上一向都很正能量,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他分的很清楚。
有記者轉移了話題。“如果有人質疑你里的某些言論,你會和他們辯論嗎?”
“我的言論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我喜歡做的事很多,不包括和人辯論。真的,如果有誰不喜歡我說的話和我寫的,隨便噴,但是別試圖讓我承認你說的很正確,很牛B,因為我沒有興趣接招。”梁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