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進入狀態的速度很快,開始把曲子分小段的練技術。他不吹完整的曲子,主要是練那些需要花樣的地方,反復嘗試。
在沉迷的狀態下,他不斷的摸索著。
三人研究梁坤的新曲子去了,如果質量很高,他們愿意演奏。包括《無羈》和《未名》在內,梁坤的本子上寫了六首原創。
看過曲子后,三人都覺得質量太高了。要不是梁坤這會兒自己練的很認真,他們都想把他叫過來好好問問細節。
三首四人合奏的先不練,他們想先試試比較簡單的《知否知否》。這是蕭、笛子為主、古箏為輔的合奏曲。
很明顯,這首曲子的背后也有一個故事。本子上寫了一段介紹——“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段詞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該詞風格委婉,感情真摯,清新淡雅,明白如話。一夜醒來,所有的花都凋殘了,任誰想到這樣的畫面都會心生不快。
艾尼瓦爾也會笛子,只是不算精通,和梁坤現在的水平相似。他和姜悅然先試著合奏了幾次,沒加入古箏混音。
王芳驚的話都變多了。“我的天,他怎么寫出這些曲子的?而且他還給自己的寫了主題曲?”
姜悅然笑道:“可能搞文學的人更能寫出好曲子?李清照故居就在泉城的趵突泉,也許他經常去,所以有了靈感。”
艾尼瓦爾感嘆:“宋朝到現在1000年了,也該出首好曲子了。”
兩女面面相覷。泉城的趵突泉從古至今,吸引了不少文人騷客的目光。李清照的古詞流傳上千年了,有幾個人為如夢令寫過曲子呢?
就算有也不是很出名的,梁坤這首曲子卻有可能紅起來。
王芳深吸了一口氣。“你找了個不得了的人來組隊啊,他也許以后會是泉城又一個在歷史上留名的文人。”
“你今天話怎么這么多?”姜悅然看著她打趣道。
“因為太驚訝了。”王芳搖了搖頭,嘆道。
艾尼瓦爾忽然激動的說:“我想象出畫面了,感覺像是他和李清照一人吹簫,一人吹笛子,隔著一千年的合奏,好像還有合唱呢,我覺得那段詞就是**時的歌詞。”
“……”
姜悅然閉目感受了一會兒,打了一個哆嗦,真押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