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見有原創曲子,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記者們準備就緒。
前面的比賽只出過一首原創,質量不怎么樣也獲得了掌聲,這首聽名字感覺就好許多。梁坤今天上場了,而且要演奏新曲子了,這是媒體想要的新聞。
評委也聽過梁坤的名字,都想聽聽他的音樂,想知道他是真的有才,還是快要被媒體捧殺了的年輕人。
結果前奏一響,很多人就被吸引了,梁坤的笛子吹響后,連評委都忍不住想給他鼓掌了。
他這哪是業余的水平?簡直就是國家隊的啊!
在臺下當聽眾的選手幾乎全被鎮住了,尤其是學笛子的人,他們一聽就知道差距有多大。梁坤是全方位的碾壓,氣息、技術、意境……很多人見了梁坤得叫聲“老師”可能才合適。
驚呆的人當然也包括華清大學的韋坤同學。他之前出場用二胡合奏,獲得了不少掌聲,晉級復賽已經是穩穩當當。可是他一聽梁坤演奏,好不容易提起來的信心又沒了。
梁坤吹笛子的水平,和他擅長的兩種樂器相比,明顯不是一個層次了。無論比才華還是技術,他都是完敗。
這怎么可能?距離校園比賽才過去多久?他的進步也太大了。
原創曲子加上演奏技巧,他現在就稱得上“演奏家”了。
坐在韋坤身邊的隊友陳凱最擅長的就是笛子,嘆道:“怪不得這小子這么狂,他真是個天才,太厲害了。”
“陳凱哥,他和你比怎么樣?”韋坤問。
“不知道,我估計他還沒盡全力,這首曲子比較簡單,他沒展現太多技巧。但是我能聽出來他南北兩派的東西都會,至少不比我差。”
(??_?)幻覺,這一切都是幻覺,不可能的……
韋坤不愿承認也沒用,他和梁坤的差距越來越大。
演奏結束后,梁坤等人得到了今天最熱烈的掌聲。有評委問起了曲子的由來,是不是李清照的《如夢令》?曲子的名字就是古詞,太容易認出來了,不知道會顯得沒文化。
“我來自泉城,李清照是我最喜歡的古代才女,所以我就幻想了這樣一場隔空對話。”梁坤微笑著解釋。
一個男評委腦補道:“你幻想李清照吹簫,而你在現代吹笛子,所以你在吹奏時故意加入了一點現代元素,你不怕我們以為你是吹失誤了嗎?”
“不怕,因為我自信曲子很好聽,而且有句俗話叫‘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梁坤笑道。
評委們全被他逗樂了,他們很清楚,梁坤肯定能吹出其他版本。
梁坤等人獲得了今日的最高分,很輕松的晉級了復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