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當然不可能也拍到那個年齡,先把話撂下給自己提一提身價,沒有壞處。
華納獨寵諾蘭,讓他拍重啟的蝙蝠俠,和他的年齡優勢也有關系,雙方可以合作很長時間。在拍《蝙蝠俠:俠影之迷》之前,諾蘭也只拍過三部電影而已。
比較個人前三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梁坤比諾蘭強多了。諾蘭比梁坤強的地方,是他的電影結構更新穎,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你說的有道理,華納確實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才。”羅文夸了梁坤一句,笑問道:“如果讓你選一個主角作為DC電影宇宙的開篇,你想選誰?”
“重啟拍攝超人電影,而且我認為只能選擇超人,他和蝙蝠俠一樣屬于DC的巨頭。我不看好拍綠燈俠電影取得高票房,要拍單人電影可以,最好等上幾年。”梁坤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非常重要。
“為什么?”羅文問。
“綠燈俠的超能力是來自想象力,這在電影中很難表現,需要大量的特效鏡頭。這意味著要拍綠燈俠電影投資肯定很高,遠勝克里斯拍攝蝙蝠俠。投資過高會加大制作電影的風險,萬一觀眾不買賬,就會撲的很難看。”
“難道你拍超人不需要很大的投資嗎?”諾蘭笑道。
“我拍超人的電影投資和綠燈俠一樣的情況下,戰斗的場面會精彩很多。因為超人不是靠燈戒的超能力,他和對手的戰斗可以是拳拳到肉的,并打出毀天滅地的效果。花同樣的錢,當然是拍超人電影更容易吸引觀眾。如果我是編劇,都不知道給綠燈俠安排個什么對手好。”
梁坤的新特質“令人信服”不知不覺開始發揮作用了。他只要講明自己的看法,會給人一種“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的感覺。
華納一直想拍綠燈俠的電影卻沒有拍,原因就是梁坤說的情況。他們不好給主角安排對手,不知道該怎么把動作戲拍的好看。
安排一個實力較弱的反派,打的不夠精彩,作為DC電影宇宙的開篇不夠格。如果安排一個超強的反派,菜鳥綠燈俠怎么打得過對方?
華納提議想拍綠燈俠的人,最后也沒有解決反派設定的問題。編劇安排了“視差怪”做大BOSS,被菜鳥綠燈俠單挑打到太陽里去了。綠燈俠和視差怪不一會兒就從地球飛到了太陽附近,真是扯淡。
之所以華納敢這么拍,是和漫威做比較后來的底氣。
漫威先拍的鋼鐵俠和綠巨人都不是人氣頂級的漫畫角色,在美漫中頂多只是二流英雄。漫威拍這種角色票房都成功了,DC拍綠燈俠有什么理由會失敗?結果導演把綠燈俠這個一流人氣的漫畫人物拍成了二流。
午飯后,梁坤和諾蘭去討論《黑暗騎士》的剪輯工作了。羅文則把和梁坤聊天的內容上報了華納公司,強烈推薦梁坤做下一部超英電影的導演。
羅文認為梁坤不只是一個好導演,還看透了華納未來應該走的發展方向。這個人才華橫溢,華納和他合作是雙贏。
如果華納選其他導演的話梁坤無所謂,去拍別的電影沒什么影響。他自己就是編劇,不會沒片子可拍。他了解漫威和DC的漫畫,去漫威那邊應該也會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