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微笑道:“我回去先寫個劇本,然后再討論怎么樣?看了劇本大家估計就對這部電影有信心了。”
查爾斯-羅文問:“你想拍哪個年代的故事?”
“一戰時期為背景,戴安娜得知戰爭爆發后離開了天堂島,接觸到了外面的社會。因為她什么都不懂,以前連男人都沒見過,所以單純善良、情竇初開。”
“她知道了人類善良與丑惡并存,但依舊義無反顧,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她不是為了打倒某個boss或者達成什么看似不平凡的目標存在的。她一直是為了愛與和平與人性的平等所奮斗,這是真正的女權……”
梁坤其實才不想搞什么女權,他是清楚電影會火,主演蓋爾-加朵會火。
在平行世界,《神奇女俠》電影的劇情有瑕疵,但票房非常成功,全球8.22億美元。那是一部全方位無死角、慢鏡頭展示“蓋爾-加朵真美啊!”的爆米花電影。
故事簡單,色彩絢麗,打戲中加上一段愛情。這是華納走黑暗風路線,口碑票房接連失利之后的轉型之作,結果觀眾們都挺滿意。
梁坤準備修改一些細節,爭取讓電影的票房比平行世界更高。
漫威被迪士尼收購之后,最強大的地方不是它的作品,而是高層團牛逼的控制力。
所有的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是巨大商業機器里的螺絲釘。迪士尼漫威對自身版圖擴張有著堅定的意志和清晰的商業思維。體現到電影上,就是導演需要放棄很多的自身特質,在一個既定框架內完成一部電影。
漫威一系列的流水線電影會不會毀了電影這一門藝術呢?
答案是不會。因為這套流水線拍出來的東西觀眾們喜歡,等他們不喜歡了漫威再改變也不遲。事實證明,在電影里多加點喜劇元素,剪輯時簡單些沒壞處。
DC的導演倒是可以保留自身的特質,遺憾的是,一些人的特質是“撲街”。
梁坤對于目標用戶理解的無比清晰,隨之針對此類人群,精確設計電影劇情。這樣的思路會帶來了大量的擁躉和票房。電影拍的有深度當然更好,那比較難。減少電影的槽點則簡單多了,把原版不好的地方改掉就行。
華納的人愿意等著看梁坤的新劇本,對他極其信任。諾蘭說過只拍蝙蝠俠三部曲,并且不歸入DC宇宙,他去拍別的了,DC想抗衡漫威,需要梁坤這樣的人才。
要是沒有梁坤,華納未來也會這樣重視扎克-施耐德。哪怕他拍《蝙蝠俠大戰超人》時獲得了金酸梅最爛導演獎提名,后面依舊做了多部電影的制片人。
梁坤取代了扎克的位置。除非他自己不愿意,否則后面很多DC電影他都會掛上制片人和編劇的名,給其他劇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