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八千守軍,十五萬人口。”
“八千守軍……”
楚天沉思。
因為每個領主只可以攜帶一萬人,所以國戰戰場的面積不大,城池規模偏小,人口不多。如果可以攻陷一座城池,將十五萬人口之中的精壯全部轉職為職業士兵,可以快速得兵三四萬,也不算少。
“八千守軍再加上堅固的城墻,我們未必可以輕易打下。依臣看來,只適合智取。”
房玄齡得知北部城池的兵力,認為強攻不妥。
作為頂級謀士,他一向反對強攻。
即使樂毅的S級特性“下七十城”可以提升攻城部隊18%的攻擊力,還有另一個SS級特性“五國伐齊”可以給自己的部隊提供20%的攻擊加成,樂毅的攻城部隊的攻擊力加成可以達到驚人的38%,房玄齡還是不主張強攻。
強攻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楚天帶來的一萬人不足以消耗。
更何況楚天帶來的一萬人之中,有一半是騎兵。讓騎兵去攻城,未免太浪費。
“軍師的意思是引蛇出洞?”
楚天也不主張強攻,他試圖猜測房玄齡可能會為他獻上的計謀。
房玄齡說道:“主公英明。以一小隊兵馬示之以弱,引守軍主力出城,然后伏擊之,可大獲全勝,再挾勝利之勢,一舉陷城。”
“此計甚好,只是對方是否會中計,卻又兩說。”
楚天初步確定下來,使用房玄齡的引蛇出洞計策攻城。
如果計策失敗,楚天就要考慮強攻了。
不管如何,取城的期限是七天。
楚天又從村民口中得知附近的地形——西邊是森林和沼澤,南邊是山谷,北部和東部是平原。
城鎮普遍在平原之上,因此可以向兩個方向進軍。
一萬大軍在村子駐扎以后,前去偵查的鐵鷹斥候陸續返回。與此同時返回的,還有十只戰鷹。
“至少有兩個領主出現在附近!”
楚天得知方圓十里內,已經發現的領主有兩個。再加上楚天自己,一共有三個領主。
很明顯,戰場的空間不大,否則不會方圓十里會出現至少三個領主。
“其中一個領主被戰鷹發現,具體是哪一個文明的軍團,無法得知。”
“另外一個領主被騎兵發現,使用的是高麗國的太極旗!”
高麗國的領主?
楚天第一次國戰就是和高麗國的領主交戰,沒想到這次又遇到高麗國領主。
楚天最直接的反應是消滅他們。
但轉念一想,或許現在不是與高麗國領主開戰的時候:“其他領主肯定會發現北部的城池,然后設法強攻,我們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繼續探查,我們尾隨他們攻城。”
楚天臨時調整策略。
戰鷹和鐵鷹斥候絡繹不斷地將高麗**隊與另一支不知道文明的軍隊的情報傳回。
楚天保持高度的警戒。
“高麗**隊在北部大約三十里處的村莊扎營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