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將軍威猛無雙,區區一個曹孟德,不值得呂將軍擔任先鋒,太史慈,你率領越騎營開道。”
楚天安撫呂曠,毫無疑問,在獲得糜芳、武安國、公孫敖以后,楚天又得到一員神將,很快就可以湊齊五虎將。
呂曠膽寒,對楚天的畏懼大于忠誠,跟著楚天去討伐曹操。
袁紹五萬大軍在黃河以南幾乎全軍覆沒,南北朝北齊三大名將之一的蘭陵王戰敗,朱靈、逢紀落荒而逃。
當袁紹得知自己好不容易拼湊的五萬軍團剛跨過黃河就被殲滅,正在討伐中山國的袁紹愣住,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五萬大軍,那可是五萬大軍,就這樣被滅了!
徐州楚子謀的勢力范圍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不管多少大軍進入楚子謀的勢力范圍,都會全軍覆沒。
被徐州軍團消滅的敵軍,沒有百萬,也有幾十萬。
“屬下曾有言,主公應集結全部兵馬,南下支援曹孟德。主公不聽屬下之言,北攻冀州。屬下又進言,如決心取冀州,便集中全部兵力,速戰速決,不應分兵南下。即使分兵南下,可扼守白馬,做出威脅徐州牧的攻勢即可。奈何明公不聽,偏偏要相信郭圖之言。”
沮授和田豐對袁紹頗有怨言。
郭圖面有懼色,對袁紹說道:“今我軍新敗,沮授、田豐不想如何為主公分憂,反而內訌,這是有謀反之心。”
沮授、田豐惱怒:“郭圖,你這是信口開河,我等何時有反意?”
“夠了!”
袁紹被麾下的謀士所惹怒。
外部戰敗,內部爭吵不休,袁紹頭疼不已。
楚天擁有巨大的威望,還有一批元老追隨,又有“漢武”、“四世三公”、“女主臨朝”等特性鎮壓各個世家,還有張昭、魯肅等文臣調和各個世家的矛盾,暫時沒有袁紹的煩惱。
只要楚天不斷獲勝,世家們就會閉嘴。
袁紹戰敗,會激化世家派系之間的矛盾。
“全力經營河北,讓曹孟德與他的武將前來鄴城投靠我,我向朝廷請求封他為兗州牧、鎮東將軍。仍然讓他統領兵馬。”
袁紹不敢繼續向河南這塊無底洞派兵,決定修書一封,請曹操作為客將,放棄東郡,來鄴城共謀大事。
“袁紹戰敗了?我奉勸他不要分兵南下與楚子謀為敵,他偏偏聽不進去,這下可好……如果袁紹傾盡全力,還可以逼退楚子謀……”
冀州邯鄲,在袁紹麾下擔任部將的異人領主趙龍聽對面之人提及袁紹送了五萬大軍給楚子謀,不由拍桌感慨。
對面之人說道:“袁本初剛愎自用,不及主公分毫,主公可取而代之。”
趙龍為那人斟酒:“雖然我得你,猶如劉邦得到韓信,但我想要盡得袁紹之文臣武將。沮授、田豐、顏良、文丑、張郃、鞠義、高覽、審配、高肅(蘭陵王,北齊三大名將)、斛律光(神射手,北齊三大名將)等人,皆可重用。他們有些人忠心耿耿,不容易屈服,我需要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入主冀州。”
那人說道:“既然主公想要獲得袁紹之文臣武將,那么便需要仔細謀劃。”
“我聽聞曹操麾下異人門客有人招募到刺客,曹操正是憑借刺客,方才有機會奪取兗州。倘若將該刺客招募到我的門下……”
“主公莫非想要使用刺客刺殺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