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與東瀛軍的戰斗從夜間持續到清晨,漢軍達到作戰目的以后,如同潮水般退回城內。
漢軍僅僅以備用部隊,面對東瀛戰國中后期全大名、全武將陣容,無法徹底殲滅,只要重創東瀛大軍即可。
城內漢軍以低階兵種為主,高階主力東征,而織田信長他們以從本土帶來的高階兵種為主力,郭子儀等人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戰果,火焰燒毀了東瀛軍大半個營地,攻城器械損失慘重。東瀛大軍短時間內無法組織攻城。
各個大名清點自己的損失,竟然有千余人在混亂中被自己人相互踐踏而死。
武田家的損失最大,五個重要的史實武將陣亡,其中陣亡身份最高的有赤備騎兵首領,年邁的飯富虎昌,被王鐵槍以三槍擊殺,晚節不保。真田家的長子真田信綱被曹仁所殺,真田家與漢帝國結仇。
毛利家陣亡兩個重要人物,其中毛利元就的第四子毛利元清陣亡,毛利元就因此患病。
織田信長、上杉謙信、北條氏康、島津貴久等大名各有損失,都有家臣在此戰死傷。
東瀛的大名們向后退避三舍。
波斯大軍在昨夜的混戰中,因為無法分辨局勢,所以按兵不動。次日波斯軍團得知東瀛軍團遭到重創,有幾十員大將,五萬人傷亡,不禁駭然。
漢軍的頑強,超乎他們的想象。
沒人想到在城外還有一支漢軍的伏兵,一直耐心等到圍城十日后再發動突襲。
東瀛軍團的攻城器械多數被焚毀,不得不重新打造攻城器械。
而且還有更加不利的消息傳來。
“有忍者打聽到東部戰場之局勢,漢帝國擊敗蒙古帝國,已占領東部主城。在此地停留,恐怕有全軍覆沒之災。”
織田信長的營地中,謀士竹中半兵衛察覺到東部戰場的漢軍可能會回援西部主城。
“難道我們的武運就到此為止了?合天下之力,也無法奪得一座主城?”
織田信長已經在主世界上洛,擁有大量人氣的他獲得玩家支持,擴張速度遠比想象的快,木下秀吉(豐臣秀吉)、竹中半兵衛等人都在他的麾下,德川家康是他的盟友。除了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幾個附近的大名以外,沒有人可以擋住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決心。
至于在本能寺之變背叛織田信長的明智光秀,已經被織田信長奪去權力。織田信長從異人那里得到不少幫助,避免了許多曲折,所以擴張速度可以很快!
縱使如此,在國戰開始前計劃奪下一座主城的織田信長,發現自己集結東瀛全部大名,竟然連一座主城都無法攻陷。
攻陷任何一座主城都異常困難,強勢的蒙古帝國攻陷一座主城以后,在攻打第二座主城時遭到三大文明擊潰。
東瀛大名們無法與蒙古帝國抗衡,一座主城都難以攻下。
“秀吉,我們是戰是退?”
織田信長看向信任的木下秀吉。
“應當撤退,否則會遭受更大的失利。”
“通知其他大名,解圍,退回城池。”
織田信長在失去信心以后,開始撤兵。
其他大名聽說要撤回初始城池,雖然有所不甘,但西部主城長期無法攻陷,城內會招募越來越多的守軍,東瀛軍團更加危險。
東瀛大名們撤兵,波斯貴族們聽說臨時盟友退走,于是也解散,回到波斯自己的城池。沒有主城,他們還有別的戰利品——在國戰戰場獲得的人口、積分。
東瀛只剩下三十萬人,向東部戰場后方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