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繁多,而人們最重視的又是“進士”科,當時就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從整個科舉考試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舉畢竟處于早期,尚為探索階段。
其他科目且不論,其進士科考試就始終不糊名,更無譽錄之說,考試并不嚴格。多數的錄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還要看平時的文字高下,考生的聲名、影響其家世、地位等等,有時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開考,名次已定。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唐代科舉考試只是一種虛假的形式”。盡管如此,其草創之功不可抹殺。
而且李戰也來了,他會為以后的大唐科舉制度拾遺捕漏,當然了,現在李戰是不會出聲的,李戰此時就是個耳朵,只是在這里聽,他需要馬周,房玄齡等人將科舉制度的大框架給架起來。
然后才是李戰的事情。
要不然你讓李戰一個人開始搞這個科舉,那李戰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李戰就這么坐在李承乾的位置上,一直坐了近一個時辰,就聽著長孫無忌等人將科舉的條條框框給拉了起來,而李戰坐在一邊,一絲不茍的聽取表現,也讓李世民十分的滿意。
他曾經也讓李承乾來聽過,只不過那個小子就好像凳子上有螞蟻在咬一樣,根本就沒有再用心聽。
一個多時辰后,李世民見所有人都匯報完畢后,李世民看向了李戰道:“你有什么要說的?”
李戰看著李世民點點頭道:“陛下...剛剛聽了四位大臣的匯報,我感覺一切都很好,不過...我還是有點擔心,科舉制度雖然好,但是可以讀書的寒門子弟還是太少了。
所以我認為朝廷要加大學堂和書籍的普及...這樣才會涌現更多像馬御史那樣的寒門肱骨...!”
“嗯...!”李世民得意的撫了撫自己的胡子笑道:“怎么樣...我的這個兒...額...算是一針見血吧...科舉的真正目的除了提拔人才,更重要的是讓寒門也參與到朝廷之中。
可是現在我們卻面臨著寒門無學可上,無書可讀的尷尬局面。
像馬御史那樣有書讀,可以自學成才的人太少了...!”說完,李世民一陣嘆息,因為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這是任重而道遠。
其他人也不再說話。
這個時候,倒是李戰笑道:“陛下不要懊惱...我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未來十年,我想,我會給陛下帶來一個清晰的大唐科舉未來。”
“真的...!”李世民有些驚喜的看著李戰。
李戰微微的點頭道:“是真的...我已經在造一種竹紙,它可以替代藤紙,可以成為書籍用紙...并且我還會一種印刷術,現在的書籍價格都在五百文到一貫左右。
我可以讓一本書籍的價格降至五文到十文...!”
李戰說完...全場禁音,跟著馬周第一個站起來,看著李戰道:“李公子,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馬周就帶全天下的寒門學子給你磕頭了。”
說完,馬周就跪了下來,駭的李戰猛的從椅子上跳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