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用船叫“大寶船”。據《明史》記載,大船長達四十四丈,明代一丈相當于現在3.2米,也就是說當時鄭和的大船約長達142米,堪稱“明代航母”,當時沒有一個國家能造出這么大的船,同時代哥倫布去美州乘的是三條排水量近百噸的帆船,在當時的歐洲已是大船了,但與大寶船相比,只能算是小船。
但是李戰卻不認同鄭和下西洋,雖然鄭和下西洋很偉大,這沒有錯,但是他下西洋的意義不是很大,就像一個富人炫耀了一下自己的財富,僅此而已。
相反你這個富人還暴露了自己的財富,以至于后來富人被那些垃圾給惦記上了。
這次李戰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更狠一點,李戰造出的戰艦名叫木蘭船...它是宋代的一種戰艦,“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長數丈。”
這條船一次可以載上千人,船上儲存一年的糧食。
為了解決副食品供應,還在船上養豬釀酒,即所謂“一舟上千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一說。
這樣的巨型航船,簡直是一座浮動的海上小島,除了武器裝備和動力不同外,和今天的航空母艦很類似。
造出木蘭船的用意,其實很明顯,李戰很快就要展開他的殖民之路,去他嗎的彰顯國威,恩澤四海,李戰不需要這種虛名,李戰要學日不落帝國,只有這樣,李戰才可以保證自己的子孫上千年之后,還是可以保護自己,不會被肆意的欺辱。
“大哥...!”李恪看著有些失神的李戰問道:“這些船是不是給我們準備的。”
李戰被李恪的聲音拉回了現實,這個時候,李戰看著李恪問道:“老四,你知道木蘭嗎?”
“木蘭...?”李恪想了一想道:“是花木蘭將軍,她...我當然知道,替父從軍,很厲害...!”
“我們的船就叫木蘭船,她也會替我們出征...我記得我和你們說過...大唐在這個世界上僅僅只可以算是偏安一隅,海上有很大很多更廣闊的世界,只要你們用心,你們個個都可以成為王或者是皇。”
李戰的話,讓李恪,李泰,李佑,李愔等人心中一緊。
跟著李恪則是看著李戰道:“大哥...是不是我們可以出海了...?”
李戰看著自己的弟弟微笑道:“木蘭船今年會完成三艘...遠洋不夠,但是打一打我們附近的小島國,那簡直就是綽綽有余。
我會建議第一戰高句麗...這一戰的目的是學習,你們學習海戰,然后建立屬于自己的海軍班底,在以后,我會給你們提供武器,船舶,那個時候...你們將自己去拿屬于你們自己的土地。”
“大哥...!”
一眾皇子都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看向了李戰,這個時候李戰也是微微的吐了一口氣。
這口氣是李戰一直在六年間攢下來的,李戰想過了...雖然他不想改變世界的科技,但是李戰卻必須要改變自己國家的未來。
畢竟李戰是中國人,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國家一直都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下。
所以李戰準備學習日不落帝國,在大唐的時候,就將一個日不落帝國形成,從這樣的改變,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國家得到救贖。
當然了,未來的事情,李戰是不能知道的,可是李戰想著自己已經做了努力了,所以也算是無愧于心了吧。
因為李戰的這個決定,大唐的軍事力量再次啟動,不過,李承乾當然是全力配合,不過,配合是配合,那么到底給高句麗,按一個什么罪名才合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