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誰知道,當時科羅拉多國民警衛隊的指揮官完全站在科羅拉多燃料與鐵礦公司一方,居然聯合打壓起罷工的礦工。
國民警衛隊加入后不久,有人在科羅拉多福布斯附近的鐵軌發現一具男尸,國民警衛隊指揮官以“罷工礦工殺死了這名男子”為由,迅速將罷工礦工的一處住宅區徹底夷為平地。
在為期半年的鎮壓后,由于財政已無錢維持國民警衛隊的大規模行動,于是將大部分國民警衛隊撤出罷工地區,但允許科羅拉多燃料與鐵礦公司的私人警衛穿上國民警衛隊的制服繼續“維持秩序”。
于是在國民警衛隊大部撤出后,科羅拉多燃料與鐵礦公司的私人警衛更加的肆無忌憚。
罷工爆發后的第二年四月,3名科羅拉多燃料與鐵礦公司的私人警衛闖入勒德洛帳篷區,誣陷“罷工礦工扣押了一個男人,并要求立即將這個人放出來”。
隨后,公司的私人警衛在勒德洛帳篷區旁的小山上設置了機搶陣地。并將搶口對準了帳篷區。此外,有大批私人警衛在距離勒德洛帳篷區約800米處擺出了進攻架勢。
帳篷區內的礦工認為“公司將下毒手了”,于是抄起武器涌向附近的小山,試圖消滅山上的機搶陣地,雙方開始大打出手。
在這場沖突中,勒德洛帳篷區的礦工剛開始還能抵擋一陣,但在當天下午,局勢發生改變;公司增派了數百名私人警衛加入戰斗,加上私人警衛擁有機搶這樣的重火力,礦工們的抵抗逐漸弱了下去。
至黃昏,幾乎已耗光彈藥的礦工們陷入了絕境,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帳篷區內還有大批礦工家屬——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
幸運的是,離勒德洛帳篷區不遠處有一條鐵路線,當時正巧有一列貨運列車路過這塊地區。有良知的列車司機眼見礦業公司警衛猛攻礦工,就將車停了下來。勒德洛帳篷區的絕大部分礦工帶著家屬爬上了這列列車,隨后列車啟動逃離了戰場。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躲過了這場劫難。公司的私人警衛最后攻入了勒德洛帳篷區,隨即開始搜捕剩下的礦工。當天晚上7時,私人警衛開始將整座帳篷區點燃,有2名婦女和11名兒童因大火窒息而死或被活活燒死。另外有3名在帳篷區內的罷工領導人被捕。
據信,他們隨后被國民警衛隊的一名中尉下令處決。最后他們三人的尸體被遺棄在一段鐵路旁,私人警衛揚言“不準任何人收尸,要讓經過的列車乘客都看到這些人的下場”。
據事后統計,共有19名罷工礦工及其家屬在當天的劫難中遇害。
勒德洛帳篷區慘案點燃了礦工聯合會和科羅拉多礦工的怒火。礦工聯合會開始直接向罷工礦工發放武器彈藥,從而導致科羅拉多隨后陷入了游擊戰。
大約1000名罷工礦工向各礦場發動進攻,殺死或驅逐礦場的私人警衛。各礦業公司隨即組織反擊,調集大批私人部隊與罷工礦工作戰。
局勢徹底失控。
最后,這場勞動人民與資本官僚的斗爭甚至引起了總統的注意,親自下令聯邦部隊進駐科羅拉多,解除罷工礦工和礦業公司私人部隊的武裝。
礦工聯合會也由于運作資金逐漸枯竭,不久后宣布中止在科羅拉多組織罷工。
據事后統計,共有約200人在這場罷工沖突中喪生,不過血的犧牲也換來了回報。
這次罷工促使沃德家族反思自己公司的管理政策,并隨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礦工待遇,從血腥野蠻的暴力壓迫,走上了較為“平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