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來自文化和異域風情的直觀沖擊,是你透過電視或者畫面永遠無法感受的。
陳良點了點頭,“這已經是它第二次摘奪這個榮譽了,紐約第二,巴黎第三,莫斯科第四。”
不僅僅顧橫波第一次來倫敦,陳良其實也是第一次來。
他見識過紐約的繁華,不得不承認,比起世界金融中心的紐約,倫敦確實擁有一種別樣的味道。
或許正如它的獲獎評語所說,紐約略過嘈雜,巴黎稍顯高冷,東京又過于龐大,只有在倫敦,你可以找到從容不迫的步伐,充滿克制的**,師傅矜持的禮貌和略有門檻的幽默。
按照顧橫波制定的旅行計劃,出租車將二人放在了奔流不息的泰晤士河畔。
就算沒來過英吉利的人也應該知道,泰晤士河是這個國家的母親河,它幾乎貫穿了整座倫敦,流經的沿岸,見證了倫敦百年的變化。
一個個經典的歷史古跡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兩旁,如葬有眾多偉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圣保羅大教堂、見證過日不落歷史上黑暗時期的倫敦塔、倫敦的城市名片的倫敦塔橋……每一幢建筑都稱得上是藝術的杰作。
第一次認識倫敦,從泰晤士河開始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看,是威斯敏斯特教堂!”
顧橫波指著河畔的一個高大教堂,眼神興奮,透著向往。
倫敦擁有很多教堂,但威斯敏斯特卻擁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因為這是是英倫君主專屬加冕的禮堂,更見證了無數意義非凡的王室婚禮和葬禮。
“我們可以進去看看嗎?”
“走,去問問。”
第一次來倫敦,陳良也不懂,結果詢問了教堂的工作人員才知道,教堂只有在周末才對外開放。
顧橫波目露遺憾,只能讓陳良給她在教堂外拍了幾張照片。
“沒關系,過兩天咱們再來。”
顧橫波展顏一笑,含情脈脈的點了點頭。
其實進不進去沒那么所謂,她在意的是對方對她的這份在意。
沿著泰晤士河繼續向下,兩人很快來到了議會大樓。
“這里可以進去嗎?”
“可以,我看過新聞,英吉利的議會大樓是允許民眾參觀的,即使是首相質詢的時候也不例外,任何國民都可以免費進去旁聽,包括外國人。”
陳良拉著顧橫波朝這座又有著威斯敏斯特宮之稱的哥特式風格的大樓走去
不得不承認,在民主與開明這方面,西方做的確實更勝一籌。
要是在國內,召開代表大會的時候,普通人想進去旁聽?
簡直是癡心妄想。
哪怕你足夠身份能夠進去,不能坐在前三排,那也只是個看客,根本沒有發言建議的資格。
當然,他們來的自然沒有那么湊巧,沒能趕上議會,但在空曠的威斯敏斯特廳內還是能感受到三院曾在這里激烈辯論的氛圍。
兩人從上議院再走到下議院,上議院富麗堂皇,下議院樸實莊重,下議院雖然面積比上議院小、裝飾比上議院樸素,
顧橫波本來打算拍照,卻被工作人員以里面不能拍照為由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