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環視全場,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大家心里最不想干的,應該就是上班了,所以你們內心里面對財務自由的定義,無非就是不上班,但依然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對嗎?”
“少數人沒準還有個別墅夢、豪車夢、游艇夢,環游世界夢,但這些都算加分項,有最好,沒有也可以,總之能擺脫上班,還能讓自己衣食無憂,那才是最核心的要求。
而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我當初畢業后,也琢磨過。”
聞言,不少學生會心一笑,覺得臺上光芒萬丈的陳良學長更具親切感。
不管現在人家多么牛掰,幾年前,不也是和他們一樣,會憂心畢業后的工作和前途。
“想實現財務自由,最基礎的不用說,你起碼得在你所在的城市有一套100平米以上的三居室,有一輛體面的車,市值二十萬以上,但這套配置略有些緊湊,升級一下變成150平米以上,加30萬的車就更好了,而接下來才是能不能躺平的關鍵。
不用上班,意味著你必須靠資產性收入來覆蓋掉你的日常開銷,就拿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來做參照,一線城市中產階級家庭的年度開銷在30萬到40萬這個區間,三線城市體面一些的家庭年度開銷在10到15萬這個區間,既然我們都已經在討論財務自由了,那就押著上線,各取40萬和15萬這兩個數。
一線城市中產階級家庭普遍有房貸,月供在1.5到3萬這個區間,我就假設一年房貸是三十萬,三線城市,很多家庭都沒有房貸,就算有,基本上每個月也就5000到8000,就算一年8萬好了,粗略計算,就是一線城市一年開銷70萬,三線城市23萬。
我先聲明我們討論的是財務自由的生活,所以開銷是高于普通人的標準,只要你懂一些理財投資,年化收益起碼能維持在6%-7%左右,也就是說,你在一線城市大概有1000到1100萬現金,在三線城市有個350到380萬現金就差不多可以靠收益養活自己了,但是這道數學題到這里并沒有完,這么算,明年沒問題后年沒問題,大后年應該也OK,但十年后,20年后,如果還想用收益來覆蓋支出,你的生活質量恐怕要下降了,因為貨幣會因為通脹而損失綜合購買力,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應該清楚想要實現財務自由的標準了吧?”
陳良說完,那個提問的男同學下意識扶了扶自己的眼鏡,面露苦色。
他是小城市出來的,可是沒有再回小城市的打算,而想在大城市安身立命,實現財務自由,居然需要一千多萬的巨款!
這也太難了吧?
“全國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寥寥無幾,人生的意義也不是安于現狀,而是拼搏奮斗。”
一個女孩站了起來,表情嚴肅,利落的短發齊耳,一看就屬于那種銳意進取上課總會坐在第一排的學霸。
她拿著話筒,不卑不亢的直視臺上的陳良,嗓音洪亮的問道:“陳良學長,我想問的是,為什么有錢人都很無情呢?”
陳良挑了挑眉。
上一個男同學的問題很現實,符合大部分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這個女孩的提問,就有些刁鉆和尖銳了。
所有人都全神貫注盯著陳良。